第262章 选择题(1/4)
陈燮是很隐晦的出题,也给出来正确答案。但是作为文官系统的一员,谁都不能说这话。瞎子吃饺子,心里有数。留下黄龙的东江镇,是内阁和皇帝做出的决定。意义何在?制衡登州营。要命的是黄龙不争气,别说制衡了,自保都成问题。
有人先下了刀子,还是个监军,大家就能踊跃发言了。
关键时刻,一个声音很尖锐,开口也是一声叹息:“这个黄龙,也真是的。徒费朝廷的钱粮,遇事则完全不济。如此昏聩,怠慢国事,咱家是一定要参他一本的。”
一道一道的命令下达,简单命令,各位军官纷纷离开,回去准备。会场就剩下陈燮和大总管刘庆了。不等陈燮开口,刘庆已经先拱手道:“最迟三日,可调集在登州的商船二十艘,保证大军粮草不虞断顿。半个月内,各地来船应该有三十余艘,都可以扣下来。”
陈燮笑着点点头:“看到利益是对的,但还要看到一点,从此我登州营,出现在与后金战斗的第一线。今后朝廷要调我的兵,就没那么容易了。旅顺在外,只要人手充足,船只充足,这大海里的好东西可不少,任我收取。单单这一项,就能省下无数的钱粮。黄龙太贪了,把军队当成了商号,损公肥私而不思经济之道,岂有不败之理。”
黄龙作为上官,没有主动问话的意思,王启年也没有主动的汇报。一名军官快步而来,抬手横胸:“报告,栈桥太窄了,影响了下船的速度,尤其是炮队。”
说话的是王贲,平时少言寡语,在近卫队内如同隐形人,这个时候站出来说话,陈燮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想了想道:“以前你在军中是什么职务?”
黄昏时分,第一艘船靠在码头上,码头上围观的百姓很多,但是没人敢发出声音来。原因是这些兵太不一样了,下船之后,沿着潜海面上的栈桥往码头上走。居然一个说话的人的都没有,安静有序的令人恐惧。
苦苦等待消息的黄龙,终于迎来了好消息,登州营三日后出发。这个速度,已经是快的不能再快了。黄龙还算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除了贪的厉害一点,跟陈燮没什么利益纠纷。制衡陈燮的事情,大家说说就算了,当真就是傻子的行为。
苏皓宸敬礼而去,陈燮背着手,默默的往外走。韩山跟在后面,陈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