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保密意识(3/4)
有一部分来自民间招募的有一点文化基础的青年。文化基础好的,学炮兵,识字的老兵基本上都在干步兵。
“到树荫下说吧,来人,送点冰镇饮料来。”陈燮一点都不跟他客气,径直坐在树下的竹椅子上,然后才招呼他落座。
“好了,造船计划我批准了,另外你去找一下鲁未略,让他来见我。”陈燮交代了一句,打发了自己的造船厂厂长,心里想着,该回一趟现代了,这一次也走的太久了。
该死的穿梭机,不让带这个,不让带那个,出国也不让。
看起来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但是陈燮对水师的发展速度还是感到无奈,主要是没有合适的远洋帆船。看来要考虑一下,从现代社会弄一艘细致的船模型回来和细致的图纸。这个事情不能再拖了,等到了明年底,事情就多了。一旦流贼过了黄河进入河南,保不齐崇祯一道命令,他就得出兵剿贼。
这一次扩军,陈燮可没打算再搞火枪兵了,一水的长枪兵,装备是五米长的十字枪,铝合金板甲。所以,这一批新兵更重视的是身体素质。
说着弗朗亚兰达拿出一张图片,摆在小茶几上,指着图片道:“根绝您的要求,我们将以这张图片为蓝本,三个月后正式制造一艘全新的战舰。这是欧洲都没有的战舰,经过反复的研究,船厂上下一致认为,我们可以造出这种战舰。”
远远的看见陈燮出来,弗朗亚兰达挺了一下胸膛,让自己更像一名军人。自打到了大明,成为一个大明军官,一直是他的梦想。这个国家太大了,生活太好了,打死他都不想回欧洲。现在不但留下了,还成为了一个船厂的厂长,为了保住这个地位,他不惜一切代价。
“请允许我继续汇报工作。”陈燮做了个继续的手势,弗朗亚兰达才继续道:“造船厂发展的最大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木材,需要经过很多工序,耗费的时间太久。这里要重点指出,铁器局的工匠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们制造出了采用煤炭作为燃料的大型烘干设备。我们有足够的人手和严格的程序,所以木材的问题现在能基本解决了。单单就这一个创造性的发明,就能缩短木材处理近一年的时间。现在的问题反倒是木材的来源,目前的储备最多还能坚持半年的生产。第二个方面,就是工匠们没有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