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至苏州(1/4)
心道原来还是个老爷,阿月嫂忙不迭回答:“轻点,还没起呢。”
苏州遥遥在望,陈燮出了船舱,船头回复了女儿打扮的顾喜和小蝶并肩坐在一起,赤脚在水里玩水,这女人居然是个天足,真是意外之喜。不像郑妥娘和柳如是,睡觉都穿着绣花鞋。在明朝,这也算是个异数了。
夜风吹来,小船在水面山摇荡。五月下旬已经开始热了,陈燮很不斯文的只穿了一条大裤衩,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水里,一番畅游。所幸现在天已经全黑了,一盏灯笼挂在竹篙上,河里的陈燮看的很清楚。
早晨起来的时候,船娘阿月嫂的精神不是很好,眼神也有点怪,来回的在两个“男人”身上逡巡。昨夜起夜,听到的动静不对,喘息声很重,轻手轻脚的阿月嫂回来躺下后,耳边不断的传来的声音,就跟蚂蚁在骨髓里钻一样。
“这么说,沈掌柜的是老钱提到在苏州的合伙人老沈。陈某来此用意,沈掌柜也是知道的咯?”陈燮收起了平等对待的姿态,语气中摆了个上位者的姿态。
条件不允许,短暂纠缠后,食髓知味的顾喜转过身去,油油滑滑的湿热……
陈燮收起模型,跟两个船娘闲聊,都是她们在说苏州城里的事情,陈燮安静的听,偶尔提一个问题,然后继续所有所思的听。苏州这个地方,历来都站在反阉党搜刮的第一线。抗税,抗监,后来写进中学教材的里的《五人墓碑记》的故事,就发生在苏州。作者张溥可不简单,复社的发起人,后来运作周延儒再入内阁的推手。
船上的陈燮越上码头,拱手道:“在下正是姓陈,敢问仁兄台甫?”
船入水门,已经有人等在这里,老远的便唤了一声:“船上来的可是陈老爷?”
“赶紧去擦干了,也不怕风吹了感冒。”陈燮推她回去,上岸找地方换了衣服。又去大船那边看了看,崔新正在安排夜间的岗哨,12人的亲卫,分成六个二人小组,轮流值夜。
“说到织机,还是沈家最多,有五百多张,他家的桑田也是最多的。还有就是张家,听人说有三百张。每年忙的时候,一船一船的丝绸往松江府运。说是卖给红头发绿眼睛的番鬼,这样才能挣大钱。松江府那边,织户也不少,奴家也只是听说,没法往细里讲。”大概是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