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敬而远之(1/4)
“思华先生,这里可有后门出去,外面来了很多投稿的学子。”顾继坤不好意思的表示要走,陈燮笑道:“明报的编辑部还没招募人手,二位可有兴趣出任第一、三两个版面的编辑。”
陈燮点点头,叹息一声后压低嗓门道:“我知道,就是私下随口发泄两句罢了。大明要是亡了,这些人中间没几个会去死社稷,道理很简单,改朝换代了还得依靠他们去治理。”
东林就是这么一群人,天启之初,明朝国家财政急剧败坏,他们功劳大大滴。
郑妥娘给这话吓着了,赶紧伸手捂住陈燮的嘴:“思华,慎言。”
“其实也没什么,一版编辑,主要是抄邸报上的消息,然后以白话诠释,不需要任何点评。切记,天下事,天下人皆可知。不要点评,是为了客观的把事实告诉读者,如果有读者反馈,可适当的选一些文章出来,登载报纸上。这就是编辑该干的事情,你们就算有观点,也不要在报纸上表达出来。报纸的时事内容,一定要秉承客观。至于第二版,有一些在外的稿子来源,编辑就是挑选一下而已。第三版,由柳如是总编亲自负责,第四版,话本有专人来写。”
陈燮再次点点头,两女相视一笑,各自万福:“多谢姐夫。”
这话在郑妥娘的脑子里,结结实实的炸了一个霹雳。她相信陈燮说的是真相,所以才会如此震惊。这些满口仁义道德,三纲五常的道德君子,真就是如此不堪。
“很简单,看一个国家的情况,首先看的是财政。天下事,离不开利益二字。朝廷财政情况好,说明朝廷内部是一条心的。先帝为何信重阉党,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么大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财政来源作为支持。东林党在干啥?他们在不断的砍掉朝廷的财政来源,这些被砍掉的来源,都进了私人的口袋。而国家呢?庞大的国家机构,耗费却一直在增加。东林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们除了攻讦他人,就不会干别的。为什么会这样?道理依旧简单,因为他们各自的出身背景决定了他们只会这么做。可是朝廷需要银子,辽饷、九边、京师官员的俸禄,哪一样不要银子。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魏忠贤能解决,你是皇帝你会信任谁?即便是抛开财政问题不说,你看看东林把持朝政期间,面对外患束手无策,内乱还是束手无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