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船的问题(2/4)
。
这个时候的孔有德,虽然憋屈,但还是极力的约束部下。毕竟在这里地方,饷银大头他们占了,再乱来也对不起孙元化的照顾。总的来说,登州府上下还是比较平静的。
陈燮倒是想通过葡萄牙人弄几条盖伦船过来,一打听才知道,欧洲人自己的船都不够用,造船厂都忙不过来,再说回一趟欧洲也太远了一点,能不能回来都是一回事。陈燮只好暂时死了从欧洲弄船的心思。
就这么折腾了好一阵子,大家都习惯了,突然这些红袖章找上各家商户了,意思很明确,我们搞卫生也不容易,随便给点工钱,不要多,一个月三文钱。结果自然是行不通的,谁愿意出这个钱啊。没曾想,某一天早晨起来,街上的红袖章集体消失了,垃圾堆也没人清理了,事情的性质就变了。一天两天还行,三天四天就扛不住了。尤其是夏天,公厕没人管,那个臭的,整条街都被熏的出不了门。一些商户和大户,平时只要把垃圾往门口的桶里一丢就行,现在没人管了,熏的抗不住了,都去找知县的麻烦。他们没胆子找王启年。
陈燮也坏,整天都看不到人,孙元化找他好几次都没找到,只好回去继续自己摸索。
但是明朝人淳朴啊,听了这些话,待遇又不错,那就干呗。白吃白喝?你想的美!
登州水师是有船的,不过都是一些小型的船只,不要说跟欧洲的大帆船相比了,比起附近的郑家都差的老远。要说开船的水手,登州倒是不太缺的。只要拉起旗号来,说要招人,登州水师就能跑掉一半。现在登州是个人都知道,陈老爷的家丁待遇好,当兵的待遇也不错。
天气渐渐的凉了,孙元化再次投入他的铸炮大业之中去了,那些洋鬼子也很投入。你还别说,这些人玩命的研究之下,很快就弄出了一门新火炮,比起以前的红衣大炮,那是轻了一百多斤。这个进步算是比较可喜了,但是距离陈燮那种炮还是有差距的。
天气最热的时候,陈燮宣布放假。铁作坊停工,检修设备。毫无疑问,这是大明独家福利,工人们感恩戴德,三天两头往炼铁作坊跑的孙元化,也只好作罢,安心做他的巡抚,处理政务。也不提什么要铁匠和工匠的事情了,看见了铸造更好的火炮的希望,他当然不好意思再弄过去那种烂炮来忽悠人了。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