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巡抚登门(3/4)
不要因为私人恩怨耽误了国家大事。这句话是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的延伸。
红果记录的很仔细,每一次陈燮亲自出手治病,都是她们这些人最佳的学习时机。最近一年,陈燮很少到医院来了,都是红果她们在撑着。
汉子意外的很礼貌的拱手道:“这位先生请了,拦住阁下,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告知先生,走路要靠右手边,不要在马路中间。还有,这些牲口,最好留在附近的停车场,那里有转么伺候牲口的圈子,一头牲口管理费不过一个铜钱。您非要牵着走,也不是不行,看见这种兜子没有,外地来的客人不用钱,但是要在马后挂上兜子,一面粪便污了道路。”
孙元化决定把马留下,果然到了停车场,有人负责接待,三匹马收三个铜子,然后给了三个木牌子,牌子上有字“健马”还有一个数字008。也就是说,他们回来的时候,凭牌子领马。而且孙元化还发现,牌子有两块,一块直接拴在马腿上。
老于宦海的张瑶,当然不是随便任人拿捏的。这个登州城,也不是孙元化可以一手遮天的。这个时候替孙元化出头去找陈燮,张瑶脑子坏了才会答应了。
张瑶微微一笑:“既然如此,何不去问陈思华?”
嗯?老孙跑我这来干啥?稍稍想了想,对比一下历史方面的记忆,陈燮便笑了。摆摆手道:“我知道了,这就回去。”一边慢慢往回走,一边心里琢磨,该怎么打发这家伙。
面子上的事情说的差不多了,孙元化便转回正题:“本宪欲铸炮、筑城,以固登州防务,奈何工匠皆无,张大人可有见教?”
一匹马,两个随从,孙元化就出了登州城,沿着道路往张家庄而去。此前,孙元化还没有去过张家庄,这里的一切都是听别人说的。这两个地方的距离很近,骑马不过半个时辰多一点就能到,问题是明朝的很多文官,对民情什么的根本就不关心。而明朝民间的基层权力,基本都掌握在三种人手里,一个是吏,一个是绅,一个是宗族。
张瑶也很客气,表示公事有不同看法,我会当场提出,私下里不会使绊子。
有趣的是,这里的客人从酒楼了出来,多为商贾打扮,基本看不到长衫方巾的儒生。
地里的冬小麦已经收的七七八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