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别人能看的下去,我看不下去(4/4)
陈燮面对这个文臣中的一员,决定给足他的面子,作肃然状拱手道:“县尊何出此言?燮不过是率部追击建奴,何曾言香河怠慢本军?”
一个一个的昂首挺胸的出去了,望着他们的背影,陈某人悄悄的擦了一把心虚的冷汗。果然热血青年还是好忽悠啊,陈某人可不是各位心目中算无遗策的战术超人。
这哥俩也干脆,立刻就收拾行装撤了,追着皇太极的主力去。反正投降三河得手了,通州去不去都无所谓了。豪格肯定不能一个人杀回去,只好带着剩下的人一起走,追皇太极去。
陈燮已经练的心肠如铁,香河县不会纠集他们,那就只好继续让他们南下。可现在是春天啊,眼看就要春耕了,这对大明京师周边的经济生产,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长官,卑职也是这个意见,请长官下令,卑职原率本部人马,急行军追杀三河之敌。”李云聪大声开口,主动请缨。
“一二三!”炮队的士兵,喊着号子,将火炮和弹药车连接起来,套上挽马。
所以,秦良玉无令调兵的事情,就像丢进一滩死水的池塘里,微微荡起的波澜很快就散尽。头疼的事情很多,那个叫陈燮的年轻人的叙功的问题,眼下如何退敌的问题,暂时都先放在一边了。缓一缓再说。但就是这么缓一缓,历史上就缓到了五月,然后才由孙承宗率部反击。也不怪崇祯说“朕非亡国之君”“文臣各个都改杀”,但是站在皇帝立场看问题,朱由检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君权和臣权,本质上是利益一体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旦彻底撕裂,又没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后盾的前提下,大明朝的败亡无疑会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