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善意的提醒(1/4)
曹化淳赶紧跪下,口称:“奴才的心里只有万岁爷,只要能为万岁爷所用的人才,一定是要替万岁爷想法子拢住了。奴才万万不敢于此事怀有私心。”
“多谢思华提醒,明日一早,我就发兵京师。”张可大还是很醒目的。陈燮又道:“到了通州,那可有保定巡抚啊,呆着别动地方,出了问题有大个扛着。”
敌人,真的有那么强大么?
尽管纠集了大批劳力下货,但是这一次来的货太多了,一天都下不完。陈燮吩咐部队安营扎寨,并在营中设宴款待众海商还有一干登州营武将。
“总兵大人,都是当兵的,看看人家……”一名属下刚说了一半,就被张可大的眼神瞪了回去,还奉送一句教训的话:“别打这些东西的主意,我们能在天津待这些天,还没被兵部下文斥责的原因,你不是不知道。”
见面之后一番客气,张可大没摆什么总兵的架子,区区一个天津知县就敢把他拒之门外。这个时期的武将,真不算什么,尤其是天津这个地方,距离战火比较远。实际上距离并不远,但是文官就是这个德行,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太多了。平时拿武将不当人,打仗的时候还得让人去卖命。大明朝这个现象太奇特了。
板甲这个东西,陈燮是打算给自己的团练用的,顺便让铁匠们练手。没想到二仗打下来,陈燮发现板甲恐怕没有发挥的余地了,赶上白杆兵出现,又有了用武之地。
“这事情,以后再说吧。”朱由检的态度不明显,但是明显心动了。曹化淳识趣的告退,出来之后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道这也算对得起三万两银子了。
在陈燮的心目中,狗屁的“女真满万不可敌”,翻看明史,为“我大清”征服大明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有趣的是,这些人中间的很多人,在乾隆年间,上了一本书,这本书叫《贰臣传》。这些人,注定遗臭万年!不能不说,这是中华文明传统道德体系的伟大胜利!即便是乾隆这样的统治者,也不得不在这种文化体系和道德体系面前妥协。
“建奴也就那样,排枪打过去,照样前后两个眼。”陈燮随意的一句话就算带过去了,张可大不敢啊,赶紧道:“思华,你可有东面的消息?我听说,滦州已经被攻陷了,后金正在围攻乐亭、昌黎。这两个县城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