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美丽的错误(2/4)
斗过程。秦良玉倒也没有隐瞒太多,当然也没都说实话。陈燮所部的伤亡,还是夸大了一些。重点提了一下有人拦住大军追击一事,导致放走了建奴。
打下迁安,皇太极下令分兵,一部取滦州,一部继续取抚宁。连续的攻城略地,正是后金军气势最盛的时候。
这不,眼前就有一个难缠的角色,这个人叫孙承宗。如果说大明朝有几个人让皇太极头疼,那么答案是二个。山海关沿线正在严阵以待的孙承宗算一个,曾经在皮岛盘踞,有事没事就去后金武装一日游的毛文龙算半个。还有半个就是袁崇焕,这家伙搞防守很有一套。
至于袁崇焕嘛,反正陈燮对他没好感。别看皇太极自蓟州一线入侵,主要责任是刘策的。就职务而言袁崇焕是蓟辽督师,他的责任也不轻。这家伙要了一堆条件,结果还搞出这么烂的一个局面,不思求战而退后金兵,还打算搞坚城之下待敌疲而打的那一套熟练地战术,真是自己找死。从妄杀毛文龙开始,袁崇焕就走上了作死的道路,虽然不是汉奸,但是在毛文龙的问题上,起到了汉奸的实际作用。这个人自以为是,以为杀了毛文龙就能整顿东江镇,殊不知就算给了整整五年的时间,也未必能掌握东江镇并达到毛文龙时期的战略牵制效果。总而言之,死有余辜,死不足惜,还坏了大明的对后金战略。客观上,导致了后来辽东军阀的形成。也导致了崇祯和文臣之间的相互信任度严重下降。可以说,这混蛋造成了恶劣的后果,朱由检干了不少混蛋的事情,但是杀袁崇焕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他的问题是,没找机会拿下关宁军的绝对控制权。
实际上皇太极还就怕这个,可惜啊,蓟州的马世龙现在是谁都指挥不动,死心塌地的缩在城里当乌龟,他手里可是有五千关宁骑兵的。真要往外撒,皇太极可不敢大意。好在他不出来,只需要少量的部队监视他就行。
朱由检也挺感动,这会大家都是说的好听,没人去真打。只有秦良玉和陈燮这俩“傻子”去了。还真给他们打出一个大捷来了。这怎么说呢?不是大明军队不能打,而是有没有死战到底的决心,看看人家秦良玉就知道了,战至最后一人的勇气。
这事情,还真不是曹化淳想的那样,陈燮送那么多银子的原因有三个,一个是心虚。一支团练,那么多火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