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惨剧、义愤(4/4)
燮住在了这个大院子里的书房内。书房里有很多书,问过幸存的丫鬟才知道,这里的主人姓高,有举人的功名,建奴来犯时,已经举家逃进了通州。好些个丫鬟和下人都没带。知道这个情况后,陈燮对于占据民宅的举动根本没有心理压力了。
“狗子这个名字太难听了,今后就叫崔新。”本来打算给这小子取个更新的名字,仔细一想都到了明朝,还催更是不是太凶残了一点。所以更字就没了。
陈燮选择了一个人在书房里发呆,谁敲门都不见。红果心思细腻,知道这个心跟菩萨一样善良的老爷内心不好受,捧着晚饭给送进书房,看见陈燮对着墙壁上的地图发呆。
红果的话,深深的触动了陈燮的神经!两年的时间,陈燮对这个时代的“精英”们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他们是大明王朝统治的基础!不管是谁来当皇帝,都离不开这些人的帮助,必须依靠他们来治理天下。
去河边的何显派人回来汇报,在河边发现了二百八十五具尸体,都是老人和孩子。小河水都被染红了,好多兄弟当时眼睛都红了。棺材都没一副,只能就地挖坑埋葬。
两门大炮被推了上来,对着院子围墙,就在二百米之外。陈燮也不愿意让手下再增加不必要的伤亡,他的兵不是炮灰,每一个人都花了不少银子练出来。
村子里唯一的大户,院墙是砖石结构,足足有一丈高。炮兵装弹的时候,陈燮很纳闷的问了一句:“村子里怎么没看见活人?”
这时候王启年也赶来了,那个小辽东娃也带来了,脑袋变成了光头,带着皮帽子,一身显得宽大的棉衣,腰间扎着武装带。
“你说说,这村子里的人都去哪了?”陈燮想起这个就问了一句,崔新听了脸上一阵惊慌,犹豫再三才道:“年轻男人都抓走当了脚夫,几十个年轻的女子被关在这个院子里,其他的都在村子后面林子里,那还有条小河。本来孩子也是呀要带走的,说是要赶路就没带。”
红果吃了一惊,陈燮指着地图道:“你也看清楚了,保定在哪,通州又在哪?堂堂的保定巡抚、御史、总兵,麾下近万大军,奉命勤王却从京师的西南的保定跑到了东南的通州。大明朝靠这帮王八蛋能保住天下都是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