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心善?(2/4)
提醒了陈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年月可没有化肥,更没有杂交种子。山东这边都是冬小麦,现代科技的条件下,亩产八百到一千二百斤,明朝可就不要指望了。
想起虫草,陈燮也挺无语的,在明朝,这东西就是很普通的药材。它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哪怕千分之一的体现。陈燮说要这个,余掌柜就给弄了五十斤,这在现代你都没法想象。还有两根野山参,余掌柜还嫌年数不够好,怎么也得弄根五百年的,才对的起神医。
“没人告诉我,怎么了?”陈燮犹豫了一下,觉得也没啥不对。现代社会的建筑工地上,他去干过,每天拎灰桶都有70块。就这活,现在还没人爱干了,不好招到年轻人,只能招些老人来做。
“嗯,您说的这些不是不好,不过我办的识字班,教会孩子识字就成,能用大白话把意思说清楚了就算成功了。”
陈燮反应过来了,明朝没水泥。更没有混凝土加钢筋柱子的说法。话说,如果陈燮按照现代那套在明朝盖房子,就算有水泥,有混凝土,也是要被人骂败家子的。明朝哪来那么多刚才给你糟蹋,拿钢筋盖房子,如此败家,也不怕被雷劈。
没房子就只能盖房子,现在是农闲期,有的是劳动力。问题是,你得有材料。登州城里倒是有工匠,也有窑口。张家庄也有足够的空地,那就盖呗。等陈燮四处看看之后,又发现了新问题,张家庄的庄户分布的实在太散了,东一家西一家的。各家养的牲口满地乱窜,卫生太差了。陈燮一个学医的,面对这个问题还真没啥好办法。
回到张家庄后,陈燮才发现自己的办学之路出现问题了。啥问题,没房子。
陈燮听的很仔细,他从小在福利院长大,那地方就在农村,怎么会不知道农民的生活?问题是,明朝的农民和现代社会的农民没法比。所以张瑶一说,他就知道自己想的不全面。
听到糯米的时候,陈燮有点不爽了,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等一下,你要糯米作甚?”陈燮问的很直接,文八斤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道:“登州地界靠海,经常刮大风。这屋子盖起来,不用糯米汁混在灰里头,扛不住风吹啊。还有,中间的梁柱子,还不得用这么粗的木头,不然肯定撑不起来。”说话来做了个环抱的姿势,表示中间的柱子要这么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