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捐武职(2/4)
事。”老爷子说话的中气很足,丝毫看不出一个月前都快挂了。
登莱巡抚孙国桢,五月拿到的委任,拖拖拉拉的上任花了三个月,八月底才到的任上。孙国桢在明朝历史上似乎没留下太多的印记,据说是从荷兰人手里收复澎湖列岛的主要功臣之一。(注:实在是找不到相关的史料,百度上有这个说法,不敢全信。当时的福建巡抚是南居易,按照官场的习惯,可能功劳都算在巡抚头上了。)
谈到最后,陈燮突然表示想捐一个武职,这个事情当时张瑶脸色有点难看,但是并没有直言反对。这个事情,让张瑶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一会想陈燮捐武职的事情,一会又在想陈燮的这些做事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他是当过官员的,明朝的官员治理地方,靠的是吏(临时工)和地方士绅。官员对于朝廷方略的具体执行过程,往往是很模糊的。如果事先制定细致的计划,确定责任和范围,出了问题要找责任人就很轻松了,推诿扯皮这类事情就能大大的减少。
陈神医确实很忙,晚上回去跟周氏再次一番密谋,这一次张瑶在边上旁听了。他觉得,陈燮先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再执行的作法,不仅仅可以用在生意上,还能用在执政上。
陈燮道:“婶子,还有个事情,我打算置办一个庄子,作为在大明安身立命的根基。”
商议至深夜,陈燮才回去休息。这一次夜谈,也给了张瑶一个全新的印象,就是陈燮做事很有章法,重视细节,事情还没开始做,先立下规矩。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亡羊补牢固然是好事,但是事先最大限度的预防,岂不是更好么?
“没错,这个事情其实我也想了很久,实在是找不到更快的法子了。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我等不起。”陈燮这个话倒是大实话,既然明朝的家当舍不得,那也只好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基业打牢固。到时候别说什么孔有德了,就算是野猪皮大军杀来,也让它们尝一尝近代军队的厉害。
实际上陈燮的这些计划书,只能算是草稿。如果在某公司任职,给上司拿一份这样的计划书上去,肯定被甩在脸上,再来一句:“拿回去重做!”
与张瑶的辗转反侧相比,陈燮睡的很香,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起来,简单的收拾带着长随长生就出发了。等在张家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