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联合商号(3/4)
还不少,需要车马搬运。”
“早就没谈了,陈少爷有事去了回春堂,小姐一个人在屋子里看一叠什么合同。”郑氏笑着解释,张瑶来了兴致,起身道:“走,去看看。”
“思华,这买卖咱该怎么合作?先说好,就算是一家人,这事情也得先说明白。”周氏难得严肃的说话,陈燮知道她这是重视的态度。一家人都会因为财产打架,别说是认的亲。
其实也不用那么大张旗鼓,这个生意想赔本都不可能。陈燮就是想灌输一种他的观念,来自现代人的观念。
晚饭的时候,张瑶没看见陈燮和周氏,习惯了一家人一起吃饭,不免奇怪的问通房姨娘郑氏:“人呢?还在谈条件?”提到条件的时候,张瑶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了。觉得跟陈燮一起做这个必然挣大钱的买卖,算那么清楚做啥?
这时候张瑶在边上发话了:“你们婶侄俩找个安静的地方,细细的商量怎么做,我就不掺合了。”果然是甩手掌柜的风范,周氏听了笑着瞪他一眼,叫上陈燮出了书房。
听到“相亲”两个字,陈燮头皮就发炸。赶紧的把梳妆盒与纸袋往前推,笑道:“您给看看这个,如果在大明贩卖,好不好出手?”
“很简单,我提供货,张家商号卖,利益各半。不过怎么买,得按照我说的办。另外我还需要一个码头,方便从海上走货。还得有一个庄子,最好距离码头不太远。”陈燮不紧不慢的开出条件,不等周氏说话,张瑶已经开口。
实际上一开始陈燮就丢出来这么一份计划,然后就借口去回春堂走了。很多东西,陈燮需要给周氏一个适应过程。这份计划书,就是一个开始。明朝人做生意,全靠掌柜的操持,个人能力起了主要的作用。陈燮是现代人,跟信任的是制度。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周密计划,各种可能性都尽量的先想好怎么应付。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此计划看似多余,实则暗合圣人之道理。思华这么做,不过是更为直观罢了。”
陈燮笑着上前,指着上面一个凸点:“您看这个,只要轻轻的一拨。”啪的一声,梳妆盒弹开了,轻轻的掀起来,一面镜子出现在盖子的里面,照的人纤毫毕现。这镜子不算很大,就是一个八开纸张的大小,两侧雕刻了一些仕女图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