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〇一、锦帆未落干戈起(1/4)
但经历过甲午战争和庚子国变的中老年士绅却持强烈怀疑态度:当年北洋水师也号称东亚强军,青年学子也以为胜券在握,在朝野大肆鼓噪开战,结果呢?兵败军死,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眼下国家虽然有了几分起色,却根本无法与已经崛起四五十年的东瀛强国相比。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咱们应当忍辱负重,哪怕暂时割让青岛乃至山东也在所不惜,然后暗地里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
日本向德国宣战后不到两个小时,正在上海视察的孙元起就通过中华广播向全国发表讲话:
“还有一点就是山田君提到的我国经济情况不容乐观,能够挤出1亿2千万日元临时军费已经是首相阁下做了最大努力了吧?我们国库中现在还能有多少节余?一旦战事超过三个月,随着中日贸易停滞、外债偿还日期迫近,国家经济很有可能随时崩溃。难道我们还要让实业家组成报国会,妇女们从事恤兵运动,发动本已生活困苦的民众,通过发行巨额战争公债来筹集军费?”
眼看德国和奥匈帝国就要溜之乎也,自己即将失去插手山东的借口,日本再也顾不上英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增加约束条件,毅然于8月15日宣布日德两国断交,随即向德国宣战。日本国会很快也批准了大隈内阁的1亿2千万日元临时军费预算,作为日军攻击青岛的费用。
“而且卑职听外相加藤高明阁下说,昨日内阁已经任命日置益君为大日本帝国驻支那公使,负责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法国驻华公使康悌、俄国驻华公使库朋斯基等联络,共同对支那政府施压,要求他们立即停止执行归还胶澳地区租借地及相关产业协议。通过外交上的努力,相信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后,这段讲话在中华广播中循环滚动播出,各大报纸也根据这段讲话迅速刊行号外,以最快速度向民众传递这一消息。
虽然这些年孙元起虽然没有亲自指挥过什么著名战事,也没有展露出过人的军事才华,但是麾下的军队确实给力,无论是对付清军、民党,还是济军、北洋军,乃至有沙俄背景的外蒙叛匪,无不大获全胜,隐然成为中国第一强军。所以大江南北的青年学生听说西北军要和日军一决高下,不禁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觉得国家终于可以有机会一血甲午战争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