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五、柳花阵阵飘春水(4/4)
是核裂变。
寒暄已毕,实验室美方主任德库拉教授便开始汇报这几年来的工作进展,然后,他便直截了当的问道:“约翰逊先生,实验室未来几年的工作打算是什么?”
在历史上,钷是继锝之后,人工制得的第二个化学元素。在此之前,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在寻找这个“千呼万唤不出来”的镧系成员,用尽各种手段都没有成功,一度被称为“失落的元素”。在1926年,前不久刚发现铼元素的诺达克夫妇,不顾新婚燕尔,为了寻找钷的踪迹,利用当时一切可能的技术,分析了预期含有钷的15种矿物,处理了100千克稀土,都没能检测到。最后,化学家们已经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只好请物理学家出马。
大家有些不解:为什么不急在一时?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却又不好直接问。
从1904年离开美国算起,孙元起已经三年多没有来到元素实验室。但同事们没有因为孙元起的离去而停下手中的工作,除了依照孙元起的指点做一些实验外,也利用粒子加速器做出很多杰出的成果,比如用α粒子轰击铋靶合成原子序数为85的元素砹、在锕227的衰变产物中发现了原子序为87的元素钫、用粒子加速器制造了多种已知元素的同位素。这些成果,使得这间实验室在仅仅成立六七年之后,声誉便足以媲美老牌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
德库拉教授也不客气,拿出一页纸递了过来:“在过去的数年间,实验室结合着和你对元素周期表的描述,对已经发现的各种元素进行检测。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发现在铀之前至少有3种元素尚未被发现,所以我们想在未来一段时间,拟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加大实验力度,严格检测,争取把元素周期表给补齐。这些便是我们大致拟定的几种实验方案,请您过目!”
实验室的同事赶紧动笔,记下了孙元起的建议。
孙元起看着德库拉教授递过来的纸张,看了一遍,然后评价道:“关于原子序数为61的元素,你们提出用加速后的氘核轰击钕靶,这个想法很正确,毕竟锝元素就是这样发现的。不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新物质太少,所以我建议大家把这项工作当作一种长期性的任务,不必急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