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五、柳花阵阵飘春水(2/4)
订了会章和组织机构,确立了学会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明确了各个分会的职责,选出了学会的主要领导人。孙元起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被西方学界普遍承认和广泛赞誉的科学家,毫无悬念地高票当选学会的会长。
原子序数为72、75的两种元素倒是天然存在,可要想发现它们,除了方法对路、仔细分析外,关键还得看运气。
物理学家最早想到的方法是从回旋加速器中产生。最初实验方案是用加速后的氘核轰击钕靶,通过核反应产生了61号元素的一个同位素。结果倒是有,可他们的结果仅是根据辐射测量数据得出的,人们怀疑钕靶的纯度和他们的鉴定方法,所以毁誉参半。
实验室同事听说孙元起要来,都放弃了年假,聚在会议室里。孙元起刚进门,热烈的掌声便席卷而来。
比如原子序数为75的元素铼,早在门捷列夫建立元素周期系的时候,就曾预言它的存在,科学家也致力于从锰矿、铂矿以及铌铁矿中寻找它的踪迹,可数十年来一直没人正式发现它。1922年,刚从柏林大学毕业的诺达克把发现这种元素定为自己的科研目标,在塔克小姐和伯格先生的帮助下,把可能含有这种新元素的矿石仔细分馏了三年,最终修成正果,并以莱茵河的名称把它命名为铼。——当然,诺达克除了发现新元素外,还有一项收获:获得了塔克小姐的芳心。在1926年,他们正式结婚,婚后两人继续研究铼和其他各种元素。
早在1899年孙元起撰写《从原子、原子结构到元素、元素周期表、分子及化学反应本质》——即后来简称《化学原理》的小册子——的时候,就“设计”了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的实验,证明光谱特征线的频率和元素的原子序数具有内在关系,明确作为周期律的基础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序数。这个实验被严格证实后,迅速被学界所普遍接受。元素实验室同时就是用这种方法,发现现在元素周期表中存在的空缺。
尽管他一去数年,但依然还担任实验室的中方主任,闻言便笑道:“哪有一来便指手画脚的道理?我还是想先听听你们的计划吧。”
接下来该说说原子序数为61的元素钷了。
再比如原子序数为72的元素铪。
孙元起接过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