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一、总把新桃换旧符(1/5)
“在1907年12月17日寒冷潮湿的冬夜,物理学大师开尔文勋爵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稍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牛顿墓旁。
“对了,父亲,您觉得约翰逊博士的理论怎么样,比如原子结构理论、光量子理论、反物质理论,乃至最新的大爆炸宇宙理论?我知道,欧洲学界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目前还争讼不断。但我的同学都非常佩服他,认为他仅凭一己之力,便彻底颠覆了自然科学中流传多年的结论、认识,不愧是新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父亲您是怎么看的?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瑞利勋爵老实地回答道:“我看过。不过我看出它对我没有用处。我并不认为按这些理论做不出发现,相反,倒很有可能做出发现来。但是,它不合我的脾胃。”
所以游学生在欧洲的生活过得非常拮据,平时能省就省,甚至很少出门。比如真实历史中的李复几,就靠转租自己的自行车来补贴自己的日常用度。
除此之外,到访的还包括通过实验确认电子存在的汤姆逊爵士、首次用实验证明x射线波性的巴克拉等皇家学会会员。这些科学家多少和孙元起的研究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
詹姆斯有些理解了父亲感受。
“不合脾胃?为什么?”
像瑞利勋爵,出于绅士风度和圆滑的处世态度,只会在儿子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公众场合从来都是含糊其辞,决不会明确表态。当然也有死硬派如开尔文勋爵者,这位老而弥坚的前皇家学会会长,逮着机会就要抨击孙元起一番,甚至把新理论的出现看成是个巨大的阴谋,东方小子企图颠覆西方正统科学的巨大阴谋。——对此,孙元起自然啼笑皆非。他们骂得凶了,也只会引用阿拉伯世界的一句谚语来回应他们:犬在吠,驼队依然前行。
瑞利勋爵情绪不高,闻言淡淡地答道:“不客气。”
半晌,瑞利勋爵幽幽叹了一口气:“在这样的时期,真理已经没有任何标准,我现在完全不知道科学是什么了。我很悔恨,悔恨自己没有在这些新理论出现的五年前死去。那样的话,至少我是幸福的。”
随后,宾主进行了一番友好的学术交流。当然,交流模式很多时候都是客人提问,孙元起回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