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〇、天边风俗自相亲(3/5)
孙元起知道俞同奎要说什么,便直接打断:“关于学会的经费问题,你们也不用操心。为了表示对学会工作的支持,我个人捐助一笔钱,足以保证学会在未来几年内的正常运转。”
“那好吧!”俞同奎这才胆战心惊地把支票贴身收好。
“这笔钱是从科研中来,也要花到科研中去,算是物尽其用。你就不用婆婆妈妈的了!”孙元起不以为意地挥挥手:确实,这笔钱是“借鉴”先贤的知识而得来,如果花在个人享受上,自己心里还真有些过意不去。如今用它来推进中国科技的发展,也算是略略补偿诺贝尔发明的炸药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
孙元起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nature》是非常优秀的杂志,如果可能,以后少不了有借重你们的地方!”
说毕,从行李中翻出诺贝尔奖的奖金支票,随手递给俞同奎。一边问李复几道:“泽民,你买好回去的船票了么?没买好的话,那就等开完这次会再动身吧!”
俞同奎听了训斥,规规矩矩地答“是是是”,不敢任何忤逆。这一刻孙元起觉得浑身舒畅无比:怪不得老大人、张埜秋、张南皮他们都那么喜欢端架子、摆资格,原来感觉确实不错!
孙元起眼睛一瞪:“你没读过《弟子规》么?‘长者赐,不敢辞’!”
见他青涩模样,仿佛想起自己以前在大学的追星时光。孙元起当下便起了指点之心,笑着说道:“能够得到你的认可,那是我的荣幸。不过,如果想对物理做深一步研究的话,建议先认真研读《量子力学》,其他论文倒不着急看。”
孙元起道:“谢谢坎贝尔博士,敝人还要感谢以前贵社刊登拙文呢!”
“既然是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内容应该大致包括理、工、农、医四大块,你们便按着这些类别请人。如果其他学科的学生想参加,我们也不能拒绝,但来回差旅费不能全包,比如只报百分之五十?具体比例你们自己掌握。”孙元起见他俩点头,便站起身,“走,我请你们吃中饭,吃完饭你们就回去忙吧。”
尽管洋务运动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便在中华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多少改变了一些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比如福建、广东)对于世界的认识,但在大部分人眼里,科举考试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