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七、变化纵横出新意(3/5)
好备课工作。
“现在,让我们有请尊敬的约翰逊博士登台演讲!”
“建钢铁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李复几怕孙元起不了解情况,善意地提醒道,“就我在英国的见闻,看似一块普通的钢铁,它的生产必须要经过地质勘探、矿山开采、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诸多生产流程,背后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这些东西,可不是单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的。不说别的,在京城附近建厂,光一个铁矿石就没法解决。您打算从湖北大冶运送矿石过来?还是从汉阳铁厂购买粗铁,自己重新冶炼?”
当下孙元起又结合后世知识,和李复几一起大致规划了发动机研究所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汽车、飞机、轮船各种具体用途。到达旅馆门前时,热血沸腾的李复几差点直接掉头返回港口,坐最近一班的轮船迅速回国,着手创业。
孙元起所说,乃是北京密云境内的首云铁矿,后世探明矿石总储量有14亿吨。尽管矿石品位不行,储量还不及世界最大铁矿哈默斯利的二百分之一,但放在清末却已经足够又足够了。要知道,在辛亥革命前,汉阳铁厂年产量不过生铁8万吨、钢4万吨;至于亚洲第一强国的日本,1910年的钢产量也才16万吨。即便以后钢铁厂健康发展、迅速壮大,首云铁矿用尽,数百里外不是还有著名的迁安铁矿么?
学术报告厅里面人山人海,孙元起一行甫进门,掌声便如春雷般轰然响起。诸位陪同人员都大为惊讶:“今天居然有这么多听众,真是史无前例啊!”惟有孙元起一脸平淡,心道:那是你们造化好,生在地广人稀的瑞典,无缘见识帝国的繁华!如果哪天你有幸见过帝国的春运,估计连死的心都有了。
“当然,约翰逊博士的贡献不仅仅如此。新式灯泡、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味精、无线广播,以及目前正在研制的电子计算机……他在改变我们观念的同时,也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有人称他是‘继牛顿爵士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我觉得是非常合适的评价。
“任何事物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我想元素也不例外。那么元素从哪里来?如何变成现在这么多种类?以后又会不会消亡?这些就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思考的问题,也是今天向大家演讲的内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