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飘摇亦是天际想(3/4)
例,诺贝尔奖是在每年的12月10日颁发,今年也不例外。既然有这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孙元起决定把自己的离职日期提前到11月中旬。想定以后,孙元起给瑞典皇家科学院回了一封电报,除表示感谢之外,还表示自己现在是官员,不便请假参加颁奖仪式,如果贵国能够通过外交途径向清政府提出邀请,或许自己可以前往。另外,又给耶鲁、it发去电报,表示自己在明年年初有空,希望他们能利用美国政府向大清外务部提出访问要求。
就这样,本来还能多支撑几年的破船,在三伙人的角力下,在原地打转转,并出现下沉的迹象。
对立宪不免持有消极的观望态度,加上自己对于学校进行大胆改制,消减其中经学内容,在湖北官场上孙元起便成了另类。张之洞出任协办大学士之后,直接绕开孙元起这个湖北提学使,在武昌成立一所存古学堂,训词中说道:
没有办法,实在是财力有限,只好采用斯巴达式的学习训练,选取精英优先教育。
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电报。
自从1904年秋天孙元起离开之后,已经三年多没有踏上美洲大陆。耶鲁和it一再邀请,都因为各种原因而耽搁下来,以至于今。尽管耶鲁、it派不少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到中国,与孙元起讨论相关研究计划,但中美遥隔万里,实验设备也不齐全,讨论的时候总有一种到喉不到胃的感觉。
政局波谲云诡,让人难以捉摸。据学生们反应,激进的革命党人甚至把自己改造学堂、提高教育质量的行为,视为维护清廷统治,大为不满。如果他们有机会,想来不会介意在自己的刺杀成果上增加一个提学使吧?按照张之洞等保守派的态度,如果杀一儆百维护朝廷稳固,想来清政府也不会吝啬革职拿办一个提学使吧?
孙元起非常自信,瑞典和美国一定会邀请自己。发出电报之后,便向朝廷递送了出国游学恳请开缺的折子。接着,迅速集中精力,投入到湖北教育改造大业中去。对于自强学堂的改造比较简单,只要对照经世大学的学科设置便可以,加上经世大学新一届毕业学生的到来,操作空间非常大。关键是中小学布局。
年初偶尔一个机会,孙元起看到去年秋冬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制定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