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三、有钱无钱俱可怜(1/4)
钱恂欠身回答:“学生是从本省士绅商贾的子弟中招选,要求略通文字、读过《四书》,年龄在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家世清白,由官绅富商出面具保。入校第一、第二两年,先专学一门;到第三年,兼习所有技艺。”
孙元起笑容一敛,回过头对钱恂说道:“那好,钱大人,你就让他辞职吧。”
高桥这才答道:“我说,铜,红色的。学生却说,铜,红色、白色、青色、黄色的都有!我便解释道,那是掺了颜料。他们起哄地干活!”
“这……”钱恂有些犹豫。
现在已经七八月份,屋里有熔化废铜的火炉,窗户又不大透风,闷热非常。少年们汗出如浆,个个都脱了上衣,只穿一条短裤。平日大家看见倒无所谓,可没成想今天让学使大人遇见,真是“斯文扫地”!
“那日本教习呢?平时干嘛?”
孙元起就坐在边上,梁鼎芬哪里会说坏话:“百熙学使的改革,切中肯綮,化腐朽为神奇,自然是极好的。只不过费用稍有些……”
有“屠财”美誉的张之洞居然会没钱?这不是荒天下之大谬、滑天下之大稽么!
张之洞点点头:“是啊,现在湖广财政紧张,左支右绌,恐怕有些力不从心啊。”
钱恂连称“不敢”,便滔滔不绝地介绍道:“光绪二十四年(1898),香帅见湖北各工矿企业技艺较为落后,不能用新法生产制造,以致利权外溢,民生益困,便创设了本学堂,为的是采用西法,实力讲求,以开风气而广利源。最开始,学堂是归铁政洋务局管辖,后来才渐次独立。
“那学生从哪里招收?又怎么上课呢?”孙元起接着问。
清初有“三屠”,那是指嘉定三屠,满清入关后的著名暴行之一。清末有“三屠”,不过却是指三位封疆大吏:南皮(张之洞)屠财,项城(袁世凯)屠民,西林(岑春煊)屠官。
“回大人的话,学堂有汽机、车床、翻沙、绘图、木作、打铁、打铜、玻璃、蜡烛、肥皂香水等十多门工艺。”
高桥都不拿正眼看孙元起,便气哼哼地说道:“你地管不着!”
“不用担心,新老师我来找!实在找不到,我亲自来给学生上课!”
顺着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