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〇、入室几人成弟子(1/5)
两湖总师范学堂因为资金投入大、教学水平高,在华中一带影响甚大,确实有不少外地人来报考,所以学生们没有生疑。桌上有人说道:“你对物理那么精通,干嘛还来考我们学堂?直接去北京考经世大学得了!那学校是我们提学使孙大人办的,据说科学水平最高,连西洋人都来学习呢!”
想到这里,孙元起伸手拿过他们的课本:“这几天你们上课的内容,都听明白了么?”
有很难么?当年在崇实中学教书的时候,学生貌似都听明白了!
杨度摇着纸扇,说了四个字:“客随主便。”
校园还挺大,走了半圈,便听见悠扬的钟声,原来已经到了中午放学时分。学生们纷纷从教室里走了出来,眨眼工夫,空旷的校园变得热闹起来,四处传来喧哗笑语声。
几人面色都有些尴尬:“经世大学招生少,题目又难,我们考不上……”
口齿那个利落劲儿,和天桥说相声的有一拼。这个年代纸张价格不菲,普通的饭馆可用不起菜谱,菜名、菜价全凭店小二的一张嘴,天长地久,就这么练了出来。
“成!小店刚好有几两上好的君山银针,如何?”店小二道。
那是一个小包厢,里面已经有几个人坐在那里,饭吃了一半,桌上摊开几本书,想来他们是边吃边讨论。靠门边留出了三个空位,明显是给自己一行的。
“就是,没这个理儿!”刘师培也应和道。
见孙元头,店小二才躬身退出包厢,出门便脆生生地喊道:“地字号包厢三位爷,焖笋、珍珠圆子、粉蒸肉、清蒸武昌鱼,上好君山银针一壶——!”
听他这么说,孙元起有些得意和自豪:看,湖北的学生都知道北京有所经世大学!
“好嘞!小店最拿手是焖笋、珍珠圆子、粉蒸肉、清蒸武昌鱼。四个菜,三位爷吃着正好!要不要点酒水?”店小二特机灵。
孙元起笑呵呵地说道:“行!就知道你们会敲诈我,今早出门故意多带了点银子。不过也不是太多。你们要敢大吃大喝,就把你们押在店里刷碗!”
孙元起性格素来平和,很少与人为难,不是那种慷慨激昂、绝不回头的类型。听了杨度的话,心中暗自拿定主意后,便不再计较,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