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红髯碧眼知何意(1/4)
作为物理学出身的孙元起,自然首先到讲授物理课的教室边上旁听,就听到里面的老师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有重学斯有力学,天气压于上,地气压于下,见重所见力矣。物有动、静二理,静者运使动,动者阻使静,皆须力。明其理,则杀物力以省人力,助人力以胜物力,妙用自无穷焉。省力、助力之器有七:一曰杠杆,二曰轮轴,三曰滑车,四曰斜面,五曰尖劈,六曰螺旋,七曰齿轮。”
好在经过孙元起这么多年的努力,译成华文的日本教科书在中国已经溃不成军,日本留学生也规规矩矩地呆在经世大学里学习五讲四美三热爱,现在要铲除的,就是剩下日本教习了!
三人都是经过大阵仗,加上相貌打扮也像学生,想过这种门禁实在是易如反掌。当下公推派杨度上前,用一口浓重的湖南腔去和士兵交涉,只说自己是支郡师范学堂的学生,来学堂找一位名叫“任君意”的同乡。士兵果然被骗过,三人轻轻松松地进了学堂。
周围的听众大有共鸣,不禁一齐点头叹道:“可不就是命么!”
走进传习所的时候,按说已经是上课时间了。可进门就看见七八个中青年围着一个老夫子,正坐在校舍门口的树荫下,手里捏着烟袋闲聊。到了近处,听得真切,只见那老夫子慷慨激昂地说道:“……他文章写得好,按理说是能中的。不过事情总有意外,比如说考官的癖好,比如说贡院恰好漏雨,比如说文章不小心犯忌讳。俗语说得好: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也就是说该你用功的时候,不要去想命运,努力就是了;可一旦坐到了考场里,就不要说平日你比别人用功,你得服从命运、面对现实。
事实上,日本为了输出文化,在中国发展亲日势力,一直积极争取中国的教育权。在1902年,日本帝国教育会就设立了“清国派遣教员养成所”,专门训练派遣到中国的教员。民间团体也建立了类似的机构。1903年,在东京还成立了清国派遣女教员养成所。有些日本大学直接招聘一些志愿到中国的师生,来华担任学校老师。
“你可是提学使,堂堂从二品的大员,难道你要进去和他辩论,一逞口舌之快?你可是刚到湖北不久,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人口角,威信何存?学生们又会如何看你?稍安勿躁!你要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