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易水霜流万壑清(1/4)
敲定了刺杀计划,吴越接过杨笃生事先制好的炸弹,到房间里养精蓄锐。杨笃生则返回住处,准备明天和五大臣一起去车站。
“早来了,就等你了!”杨笃生在屋里笑着说道,“我从同春园带来的几个菜,估计现在都凉透咯!”
兵丁们上下打量着吴越:“干什么的?”
清末热血青年,怀着“恢复中华”的伟大理想,效法东瀛明治维新时候义士的壮举,不惜生命,刺杀政敌人。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却非常绚烂;他们的理想虽然狭隘,却非常纯粹。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在续写着明末清初的悲壮,为这个世界上最大民族的崛起,毫不犹豫地献上了自己的血肉和灵魂。这是对民族多少深沉的爱意呵!
想想民国以后,那些与烈士同样出身的军阀和党魁,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不惜同室操戈,乃至数典忘祖、卖国求荣。当他们回想起牺牲战友的时候,他们难道不应该皮面决眼而死么?
安徽会馆位于北京宣武门附近的孙公园胡同,原为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一部分。清代翁方纲、孙星衍等许多名人在此居住,据说洪升的《长生殿》就曾在这里的大戏楼演出过。同治五年(1866年),安徽籍官员吴廷栋等75人倡议兴修安徽会馆。同治八年,后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与其兄湖广总督李瀚章及淮军诸将集资购得孙公园的大部分区域,筹建安徽会馆,并于同治十年落成。
此时,吴越早已混进第四节车厢,只是张榕因为来得有些迟,加上送站的人多,车里跟春运似的,根本没挤上来。见团长载泽来了,众人开始登车。
话倒是没破绽,可是他一口的安徽桐城腔让兵丁们生了疑:“谁家会用这种腔调的仆役?这一口南方腔,不会是刺客吧?”去年冬天,王之春在上海谋刺前广西巡抚。今年夏天,王汉有在河南彰德谋刺清户部侍郎铁良。这些鲜活的实例,早让这些兵丁们杯弓蛇影了。
诸人齐声叫好。只听吴越唱到:
杨笃生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几张纸,铺在桌子上,向吴越、张榕介绍道:“明天早上十点,出洋考察的人从前门火车站出发。因为出国时间很长,各人的行李都会比较多,再加上有人送行,估计八点多钟,人就会陆续到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