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五、千金散去还复来(4/4)
还有一份叫《私立经世大学学报》的学术期刊。
接到电报之后,孙元起立即动用学校的保证金,给特斯拉汇去了3万美金,只是希望他能早日启程。
提到超导,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这个词我们经常在科技新闻中能听到,而高温超导更是现在最热门的科研方向。然而最初发现超导现象,那还是发生在1911年的事情。
有足够的银子,液化氢和氮化铌倒也不难买。从八月份初开始筹备,到现在这篇论文已经可以收尾了。
尽管孙元起在电子计算机的一些设计理念上非常领先,超越了这个时代,但在实际研制的过程中,出现了无数的拦路虎,他这个中人之资的剽窃者也束手无策。如今有了特斯拉的加盟,应该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氮化铌其超导临界温度可达15k,是194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阿瑟曼发现的。这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超越液氦区的超导材料,在液态氢中就可以实现超导。而英国物理学家杜瓦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早在1898年就已经首次液化了氢气。所以孙元起只要指导实验室采购来相应的设备和材料,稍加实验,这篇论文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在接到这封电报的时候,孙元起没有为教主大人的破产感到难过,相反,心里还有些快慰。虽然有些阴暗,但心里的真实感觉就是这样!
在1911年的一天,昂内斯教授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42k时,汞的电阻会突然消失。随后,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上述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昂内斯教授称之为“超导态”。因为“研究物质在低温下的性质,并制出液态氦”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破产了,在没有偿还完235万美元的债务之前,我无法离开美国。”
看着他鬼鬼祟祟的样子,孙元起严肃地喝问道:“你是谁?来办公室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