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共说题诗压腐儒(4/5)
两个出处倒也好猜,这题老夫却猜不透了!”
吴士鉴接着说道:“训导也没辙了,只好让县令脱下靴子仔细找,结果在另一只靴子里找到了题目。训导一看,原来是‘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许泽新道:“那老夫先来。老夫所咏乃是新学堂的教习:自道东瀛留学归,图谋聊借一枝栖。如今不说之乎者,换了新腔萨西司。”
陈伯陶又道:“再行此令:每人说《四书》中一句,要求句中暗含一种药名,全桌轮流,不能者、不通者罚酒一杯。老夫先来:舟车所至,木通。”
翁斌孙道:“据当时人说,俞前辈任学政时,不许学生尊信狐仙,惹恼了狐仙。然而又德不胜妖,出题时被狐仙作法迷惑了,以致于出了这样的题目。因为此事,俞前辈被御史曹登庸弹劾,认为命题‘割经裂意’‘图谋不轨’,文宗显皇帝龙颜大怒,纵使座师曾文正公力保,也挨了‘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所以,这题目还真要用心出才是!”
翁斌孙道:“朱学弟不愧是榜眼,四书五经是烂熟于心啊!不错,考试的秀才大半都以为是造反。这第二题是‘二三子何患无君我’。”
诸人一齐点头。
孙元起本来是半肚子酒、一肚子气,听他们明里暗里在骂自己,不禁勃然怒道:“不就是顺口溜么?晚辈也会,你们听着:
诸人一齐点头。吴士鉴这时说道:“说到河南和出题,我倒想起一件趣事来。左文襄公麾下有一个参将,乃是河南开封人,在平定发匪、捻匪、回乱时多有战功。战事已毕,便求左文襄给他改授文职,于是到江苏华亭当任县令。刚上任没多久,恰好赶上县试,训导就请他出题。此人乃以骑射发迹,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如何能出题?在事先便请师爷出好了题目,放在靴筒了。等考试那天,一摸靴筒,找不到纸条了。可下面童生都等着要题目呢,训导便问他:您记得纸上有什么字?县令说:别的都不记得了,就记得里面有匹马。”
广和居是一套大四合院,临街三间房,南头半间为门洞,门洞正对院内南房的西北墙,墙上有砖刻的招牌,权当影壁。院内各房,都分成大小房间,个人独饮、小酌、正式宴会,各得其所。话说这个四合院并不是很宽阔奢华,屋顶不高,人在里面甚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