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八、少年十五二十时(3/4)
是、只是没有中译本,只能看德文版,我不太懂德语,如今才看了一半……不过,我一定会尽快看完的!真的,先生!”
“行之,”孙元起唤了一声赵景行的字,“我们认识快七年了吧?”
内田康哉答应的是四个名额,给了赵景行一个,还剩下三个,自然不能浪费。趁着学校开学,孙元起在校内贴出一个通知: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布毕业生的名次是从前向后的,念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蒋方震”。当时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日本人三百余人,中国留学生四名,泰国等国留学生若干名,就这样,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方震(即蒋百里)拿了,天皇的赐刀当然也归中国了。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
“想!”赵景行应声答道,随即眼睛一亮,“先生,你答应我带保安啦?”
以上传闻,当然是以讹传讹了。实际情形是,蒋百里1904年入学,应该是17期;而蔡锷是1904年毕业回国,应该是16期,两个人并不是同一期!而且陆士优等生的赏赐品一开始是望远镜,后来换成了银表,没说有赐刀!事实上,只有陆军大学前六名毕业生才有天皇赐刀,号称“军刀组”。而陆大报考资格,需要陆士前20的成绩,在部队两年以上经历,未满30岁的中、大尉军官。中国人不可能在日本军队服役2年以上,最多只能是旁听或访问,所以中国没有哪个真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
见孙元起面色和缓,内田又说道:“敝人已经和陆军参谋本部商议好了,在与贵校合作期间,将每年特许4人进入振武学校,成绩合格者直接保送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孙元起立马面色一变:素来知道小日本是白眼狼,可也不能这么负恩忘义吧?丫吃干抹净,人还没离桌,就翻脸不认账啦?
孙元起听着琅琅书声,便抬起头打量着眼前的少年:一米七五的个头,皮肤被太阳晒得小麦色,嘴唇上已经有了一抹柔软的胡须,只有眼睛还和七年前一样,黑亮黑亮的。
见孙元起打量着自己,少年以为自己脸上有灰土,急忙伸手胡乱抹了几把。
“时间真快,一转眼,七年过去了。”孙元起喟叹道,“老佟过世都五年了!”
“为什么不行?”景行前时见孙元起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