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七、为谁辛苦为谁忙(1/4)
老师们都能体会到孙元起的用意,开始凝神思考,这才发觉此事确实不好办:以前大家给学生上课,都是有课本的,只要教会课本上的知识,基本上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这次却不同以往,培养一种态度成为主要工作,课本知识反倒退居次位。面对的不再是炎黄子孙,而是一群可能连汉语都听不懂的外国人,如何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亲华呢?
放心,他们绝对找不着。你想啊,到了2012世界末日的时候,人类都没有在宇宙中发现反物质,更何况一百多年前呢?他们找啊找,还没找到,一准儿又会回过头来怀疑:是不是用红移来解释宇宙膨胀不对啊?是不是大爆炸理论根本就是错误的啊?
没关系,这时候孙元起和爱因斯坦、米列娃应该把广义相对论给鼓捣出来了,再用引力场方程推导,就可以证明宇宙确实是在膨胀的。好吧,宇宙既然在膨胀,那么之前就应该有爆炸;既然有爆炸,那么就应该有反物质。科学家这时候肯定又会想:既然理论都正确,观测也相符合,难道是我们的寻找方法有问题?那么,我们再想想有什么别的招儿?
其实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你不是想学物理么,那就学量子力学吧,到时候你学不会可不能怪别人!至于电子学,研究家用电器也不错啊,比如电动洗衣机——直到1910年,美国费希尔才在芝加哥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这也标志着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端。
要知道,在任何时候,实验科学研究都是资金和人力的积累。比如研究原子核结构,就得购买光谱仪、质谱仪、加速器、云室、计数器等仪器,仪器好坏、全面与否,直接决定实验的效果。至于放射性元素,比如镭、钋等,价格更是比黄金还昂贵。关键这些元素还一直在衰变,必须要不停地购买替换。日本现在正和沙俄血战,资金自然是投向军火炮弹、枪械舰船,谁会关注这些鸡肋的科研呢?即便投向科研,也主要是实用方向的,谁会想到无用的原子核物理?
为了让这把火烧得更旺盛些,孙元起已经着手炮制一篇重要论文,题目已经拟好,就叫《大爆炸宇宙理论》。文中写道,数百亿年前,宇宙的所有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产生相同数量的物质与反物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