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六、鸿爪何年识旧痕(4/4)
又和孙元起仔细商量了一些合作中的细节问题,婉拒了留饭的邀请,拿着半包雨前龙井,才心满意足地去了。
孙元起满脸错愕:原来面前这位一团和善的中年人,就是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的詹大牛?
詹天佑不以为意:“倒是敝人来得有些唐突!”
记得三四年前给他写信的时候,他在支持恢复萍醴铁路工程,却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北京。当下便问道:“学长什么时候到的北京?”
孙元起真心实意地说道:“久仰学长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来来来,到我办公室里慢慢聊。”
“其实,这个协议暗藏着他们的如意算盘,就是他们吃定我们中国人没有能力来修这条铁路,存心想看中国人的笑话,最后我们还得回来乞求他们帮忙。袁宫保也主张自己修建,于是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在月前成立。在袁宫保的保举下,任命陈平叔为总办,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
孙元起脑袋在一瞬间有那么点绕不过弯来:自己有多长时间没被人用“学弟”称呼过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貌似还是唐国安来找自己的时候吧?
“这不成为问题。我之前在修京津铁路、萍醴铁路的时候,认识不少优秀的工程师,到时候可以请他们过来授课。”看来詹天佑在来此之前,已经考虑得非常全面,“况且,我还听说学弟和耶劳大书院的关系非常密切,到时候你请他们派一些老师过来也行啊!”
孙元起不假思索地点点头:“这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