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三、信有诗书付托难(3/6)
这话是刚才王道长说的,这时重复一遍,周围听了都大笑。王道士也有些不自在。
本来这群小伙子就有不少参加过义和团,对于妖魔鬼怪之类的很是迷信,现在听了道士的话,只觉得他大有道行深不可测,当下反问:“咦!你怎么知道?”
最后叫来图书馆的馆员——虽然说现在暑假,考虑到有些学生不能回家、或不愿回家,图书馆、食堂、教室都还是开着的。在学校保安的帮助下,把几千本图书运到成蹊馆的图书室。
等了学校,孙元起还不能回家。先嘱咐学生回去之后,注意休息,及时整理各种标本、考察笔记和实习报告。学生们一进校门,心早不知道飞哪里去了,听了吩咐,轰然答应,然后四散而去,顷刻间消失在大学的各个角落。只看的一群保安和老师目瞪口呆。
孙元起回来路上,一方面要兼顾学生的实习和身体,另外还要和地方官员应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回到已经是七月下旬。程子寅虽然带着大几十个箱子,每日起早赶晚,顾不上好好休息,一路风尘仆仆,却提前十多天到了学校。因为秉承“保密”原则,进学校都选在半夜,直接拉到孙家院子里。
“尽够了!徐氏藏书都是些常见的本子,所以价格不是很高。经过菊生校长商议,最后以三万五千两价格买下。这批藏书,好处是常见的书比较齐备,不用我们再去费神编目购买。如今在去琉璃厂补充购买的,也是些常见的书。因为需要的人多,印的也多,各家书店都有,倒是不贵。我们因为手头宽裕,买得要么是初刻本,要么是目前能够得到的上等良刻,买了两百余种,都是大部头,不过才花了四千五百两。呵呵,以前买书嫌钱少,现在却是嫌书少。”王国维边说边笑。
王国维点点头:“菊生先生说的是。”
“太太,”程子寅抹了抹脸上汗,过来低声唤了一声,“孙先生还没回来么?这些是孙先生在西北找到的宝贝,让俺们运回来。他一再嘱咐俺们要保密,所以才在半夜弄过来。”
老道士把笤帚靠在墙上,向来人微微稽首:“年前,贫道曾斗胆向老佛爷写了封折子,说发现了藏经卷。前些日子,便听闻钦差大人到了安西。眼下,你们来了就问经卷的事。贫道如何猜不到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