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二、绿旗别队自将军(5/6)
经文带走。留下一句话,让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
从搜集的这些教材里,可以大致窥探出西安各校的教学水平。比如陕西中学堂、陕西第一师范学堂、陕西农业学堂的物理教材,与经世大学附属初等中学所用的一样;陕西高等学堂好点,用的是经世大学附属高等中学的教材,而教材最后的电子学、原子物理学知识,无论对于教习还是对于学生,都恍若天书,无人能懂,也就无从学起。其他的自然科学课程都多多少少存在这种问题:与世界最新的科学发展严重脱节。
沿着马路还有一两家旅馆,倒不着急。队伍中,有人用天津口音答道:“我们再看看。”
孙元起又叮嘱道:“这件事一定要保密,不能走漏风声,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是咱们买的。你们可以先在安西买好百十个空箱子和马车。等经卷到手之后,迅速装箱,绕路回北京。不要怕花钱,哪怕多雇了车马镖师,也要保证安全。”顿了一顿,又加了一句:“总之,无论你们用什么法子、花多少钱,都要把经卷给完整的弄回来。”
莫高窟在敦煌县城东南四五十里的鸣沙山下,加把力,半天就可以赶到。当抵达莫高窟的时候,连没有什么文学细胞的程子寅,都不得不感喟“太美了”!那是沙漠里难得的一片绿洲,因为有泉水的滋润,杨柳、古槐青翠欲滴,与周围的黄沙形成显明对比,好比是沙砾堆中的一块绝品翡翠。只是绿洲太小,不过一二十亩地,故而没有几户人家,来往的人也很少在此停留。
敦煌在安西州西南二百七十里。这群小伙子都是农村长大,经得起折腾,不过两天就望见敦煌县城。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少、车多,直接进城,扮作采购土特产的客商,在城里安歇;另一部分人多、车少,带足箱子,绕过县城,改向东南,奔莫高窟而去。
两次找知县没有结果,王圆箓仍不甘心。于是,他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酒泉)。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800多里,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安西州。此行最终目的地敦煌,便是该州下面的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