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杖底争喧万壑雷(1/4)
“老爷!”那两人没说话,坐在前头的老赵反而搭腔道,“那两人都是老爷您的随从,加上我们俩,勉强看得过去。俺们县的县太爷出来,据说要坐八抬大轿,前后几十个差役站队,前面专门有人敲锣喝道,多威风!老爷您的官儿可比县太爷还大,都没几个长随,俺看了都觉得寒酸……老爷,您对人就是太客气了,上次您出门,有个要饭的抱着您的腿不让走,您身上没带钱,要饭的还敢吐您口水!刘三儿,你说,在俺们老家,要是要饭的这么样朝着县太爷,得这么着?”
长廊里静了一下,然后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响起:“宣!”
“Пpnвet……”俄罗斯公使夫人。
暮春时节,中午倒觉得有些热。孙元起在门口站了会儿,官服捂着,还顶着帽子、穿着靴子,浑身感觉要出汗。也顾不得许多,随便在门边柳树下找块荫凉地,心说:要照后世公园一样,门前弄几个石条凳子放着,让人坐着等,多好!
倒是慈禧介绍说:“这是德龄,太常卿裕庚的闺女。前几年,裕庚充任出使法国大臣,曾携带她同去,故而对于西洋之事颇为熟稔。常来宫中,与哀家解闷。”
怪不得!太监浑身一机灵,这小哥果然来头不小,原来是有恃无恐:“好!咱家这就去通报。”这回一转身进了园子,动作麻利许多。
候了半天,进去报信的太监终于出来,在门口张望好几眼,才发现柳树下立着的孙元起,心里有些郁闷,估计自己喊“太后有旨,宣孙元起觐见”,人家在那边也听不见。只能自己过来宣旨,这样再喊什么“觐见”,可就堕了气势。没法子,只好别别扭扭走过去,低声说了句“跟咱家进去见太后吧”。
“嗯嗒。”孙元起虽然在车里看不见,能猜到刘三儿一定在重重点头,“照俺说,老爷就是万民生佛,咱们不都是受了老爷的大恩么,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怎么着?先打四十大板再说!再关他个一年半载的,能活着出来算他祖上积德!”感情赶车的叫“刘三儿”,还是老赵的老乡,说话挺冲。
走着走着,孙元起觉得脚上不得劲。本来官靴有些小,来时坐在车上倒没觉得,这走了段路,顿时感觉来了。事情就是这样,越是关注,越觉得难受,只仿佛两只脚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