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馆阁江湖并盛名(3/5)
赵家、老郑家偶尔会送几双鞋子过来,官靴走路不顺当不说,还捂脚,穿了一回算是尝鲜,就再也没穿过。结果放在角落,被老鼠废物利用,当作磨牙的利器。找到时,官靴已经没了鞋底儿。
见大清最高领导人,自然不能和出席科普利奖颁奖典礼一样穿着燕尾服,也不能和平日一样穿着竹布长衫,作为大清体制内的一名官员,必须要朝服顶戴朝靴一个都不能少。这些东西,张百熙送来之后,孙元起就让薇拉收起来,天知道现在放哪儿。大清早的一家人就起床,翻箱倒柜地找官服。
老赵一大早过来,看孙元起夫妇忙成一团,还以为今天动身往甘肃去呢:“老爷,今晌午就走么?俺也得赶紧收拾去!”
“嚯!咱大清还有这等人物?”慈禧在榻上坐直了身子,胃口被吊起来了,“那他现在有多大?”
吃了面,在薇拉、老赵家的侍弄下,换上大半干的官服,戴上官帽,穿上官靴,一旁看热闹的小念祖就认不出自己来,躲在薇拉背后,无论怎么逗弄,死活不肯管面前之人叫“daddy”。对着镜子看几眼,自我感觉都像在演僵尸电影。
官靴算是没辙了,就算鲁班再世,一时半会儿也修不好。孙元起倒也豁达:大不了穿双鞋帮子高点的布鞋呗!反正自己也不在意这大清的破官。
“噢——”慈禧似乎想起一件旧事,“去年中秋前,哀家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发觉路边上热闹不少,还多了一个小镇子,原以为是京城哪家新建的庄园,现在想起,却是那学堂了。”
“这么一说,哀家记起来了!”慈禧轻轻一击掌,“前些年,听那些西洋公使夫人说过,说咱大清有个格致先生,学问优渥,英吉利、美利坚的洋人都前去请教。那时候孙寿州还是管学大臣,哀家问过他,他说是他侄孙来着!”
“私立经世大学?那是什么学堂?在什么地方?”这个条件让老太后一怔,在榻上微微直起身。
唐国安微微一掐指:“尚未到而立之年!”
“老佛爷这么一说,奴才也想起来了。”李莲英搭话道,“才几年没见,就变出个镇子来,奴才也觉得奇怪,可不及太后,却想不到这一层。不过,那个地方挺偏僻的,洋人怎么爱往哪儿跑?”
一会儿,被扔在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