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金簧玉磬宫中生(5/6)
然是不在意的。哪知道,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公使得知消息后,也纷纷发来照会,希望照美利坚国之例一体办理。奴才觉得兹事体大,才具折上奏,烦渎圣听。”
“圣祖仁皇帝和高宗纯皇帝的时候,朝鲜、安南、琉球、廓尔喀这些属国倒也曾派过士子入国子监,不过这些都是陈年旧事了。但泰西这些洋人要派人过来,却是开天辟地的第一遭。”慈禧有些得意地扬了扬手里的折子:“这不,外务部接到各国的照会,也拿不出什么章程了,所以上了折子来问。”
原来这个中年妇女,就是掌控大清帝国数十年的慈禧太后,时下已是七十高龄。而她口中的小李子,则是权倾一时的大太监李莲英。
好在今天的折子没有几本了。
李莲英一愣,说起出洋游学的士子,自然而然就让人想起流落海外的康梁二人,还有那个十恶不赦的孙文来,这不是搅局么?要哄老佛爷开心!只见他一脸微笑:“回禀老佛爷,这事奴才还真没准儿,估摸着也有千儿八百人吧?”
这时候是中午,在紫禁城的储秀宫内,洒金竹纹云锦帐帘幕低垂,铜铸的仙鹤口中袅袅地喷出香云。床侧一扇钿螺八仙过海的屏风,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宫女倚靠着屏风难耐困意,螓首不时地向四方点去,手里的宫扇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撇落地上。
走了一会儿,到储秀宫门口的时候,那桐又回头叮嘱一句:“回话的时候,捡老佛爷高兴的说,知道么?”也不等唐国安答允,一步跨进大门。
慈禧太后也不管他们,估计这模样是看多了,抬眼一扫,然后问道:“今儿刚看了你们的折子,说什么洋人想派遣游学生。可折子里头说得不大明白,就诏你们过来问问。”
京城暮春,气候温暖宜人,是个可以媲美金秋的好时节。
关键是现在大清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实在找不出什么轻松喜庆的消息来哄老太太高兴,满篇都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饥民闹事、邪教猖獗的话语。尤其是今年,先是日俄在我国东北大打出手,国人遭受池鱼之殃,生灵涂炭。紧接着,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上奏,请定十二年后实行宪政,并奏请简派亲贵大臣出国考察政治。一时间,立宪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话题。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