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君从何处购此本(4/5)
巨款来之不易,要详尽规划,总须细水长流方好。”
会议室内一片轻笑。
“哦,原来是寿州中堂的犹孙,果然是王谢子弟,气象不凡啊!”
张元济皱皱眉头:“如果洋人来得很多,会不会和其他人冲突?”
现在的图书馆包括佟文楼,专门存放老佟收集的图书,因为有《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底本等犯忌讳的物件,很少开放;成蹊馆的图书室,存放一些学生用的图书资料,都是些常见的《十三经注疏》、石印本《二十四史》、《子史精华》、《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等;还有就是在建的“甲天下”博物馆,专门收藏甲骨文文献。说起来,学生能用的只有成蹊馆图书室。除去佟文楼、甲天下,一所大学图书馆只有这么点,是有点儿寒酸。不过学校老师都有自己的藏书,甚至有些人藏书还非常丰富,比如杨守敬,根本不需要去图书馆找书。
一时间,马屁成风,谀辞如潮,直熏得孙元起欲退避三舍。可现在自己代表的是寿州孙氏,不能给老中堂丢脸不是?也不能就这么甩袖子走人,只得耐着性子和这些人胡扯。
敦煌!
“……”
但提到孙寿州,那可是现在的大学士、政务大臣,一等一的权势人物。眼前这位自称是他“侄孙”,跟他交好,岂不是多了一条上进之路?从自身利益出发,大家伙能不主动交好巴结一下么?
安慰了老赵,又与诸人寒暄一番,开始张罗搬用行李。
随之,就是一阵欢声。既然是捐款,而且到了中国地界,自然就算“尘归尘,土归土”,彻底落到袋里。目前应该筹划着这么花钱了。在座的都是书生学者,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一时间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效仿古代学校,置办学田!把学校搬进城里!购买黄金保值!办企业,买股票!……
好在张元济住的地方不远,闻讯立马赶来,把他从马屁堆中救出,否则孙元起就要骂娘了。即便这样,那些人在分手时,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纷纷表示“到北京后,一定到府上拜访”,把孙元起吓得够呛。
“另外,为了促进学校生源质量的提高,从今年起,我想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建立经世大学附属高等学堂、中学乃至小学,争取在江、浙、皖、赣等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