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红紫春来独擅场(3/5)
,仔细打量这位大人物:脸部轮廓可以依稀看出这位快五十岁的教授,在青少年时期一定是个英俊无双的德国帅哥,只是无情的岁月已经带走了他的帅气——以及头顶的头发;但出生教育世家自小熏陶出的温文尔雅,再加上从教二十余年的锤炼,举手投足间便使人如坐十里春风。
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出了第四届诺贝尔奖,其中化学奖得主是“发现六种惰性气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英国科学家拉姆塞,物理学奖得主则是“发现氩”的英国科学家瑞利。巧合的是,在两人的获奖感言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孙元起。
“京师的张老爷带着几十辆大车,前两日赶到塘沽,在小店里住下。因不晓得大人您什么时候到,便叫小的在码头上候着,到了通知他……”那人虽然是一口天津腔儿,说话倒很清楚,不费力。
或许是偶然,或许是天意,在平安夜那一天,英国两家实验室同时在照片上发现了正电子的踪迹。次日,《泰晤士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个重大发现,题目是:“反物质:本世纪最重大发现!”
在德国物理学会授予孙元起外籍会员之后,普朗克突然问道:“扬克,你真觉得世界上有反物质么?”
那人一愣,心想:吔,这位大人真年青欸!看上去也就二十来岁,和自己差不多大,居然就是正六品的大官了!不过在码头上混的,自然是精明角色,见识也多,知道这大清科第一甲出身,循例要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或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几年一转也就到了这位置上。当下跪倒,磕了几个响头:“原来是状元老爷,请恕小的眼拙,猪油懵了心,有眼不识泰山!死罪死罪!”
这一万册图书,装了七八十个大箱子,孙元起一行自然无计可施。里面都是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图书,加上易碎的实验仪器,交给别人运送断断是不放心。在马赛时,就发电报给留守学校的张元济,让他组织车队,准备运送到天津运书。
“我确信世界上存在反粒子,并且一定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找到。至于反物质,那我们必须把眼光瞄准广袤的宇宙,并且需要足够先进的设备!”孙元起如是说道。
为此,慕尼黑的物理学教授冯?约利曾劝说道:“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