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红紫春来独擅场(1/5)
没想到,普大神拿着那本《science》,和风细雨地向他询问量子力学中的一些问题。虽然他并不准备放弃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但对量子力学理论还是表示了一定的肯定。期间,也曾苦口婆心地劝说孙元起继续努力,争取把量子力学纳入到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下,但是,那只是一个建议而已。
等孙元起结束在法国的十余天旅程,英国科学家早已快速搭建好了相应的设备,开始实验,在最初的照片中并没有出现孙元起描绘的那种正电子轨迹。于是《泰晤士报》的科学版出现了这样的标题:“反物质:博士的假设与实验的真实”。
步步高升、封侯拜相?孙元起听了又是一乐。
孙大人他老人家?孙元起“噗嗤”一声乐了:“别老人家啦,我就是你说的‘孙大人’。谁派你来的?经世大学的张老爷吧?”
在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凡是孙元起经到之处,不管是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还是拉丁语什么的,孙元起都本着“有杀错,没放过”的原则,大肆清扫。书店对这样的大主顾尤其热烈欢迎,恨不得把压箱底的都拿出来。但孙元起也有自己的原则,购买的图书要印刷清楚、内容完整、知识不过时,具有一定实用性和使用价值。至于版本啊、装帧啊,那就不在乎了。那些拿出公元1496年摇篮本《节本托勒密天文学大成》、1603年活字本《金言集》乃至牛顿手稿来求售的,都被华丽丽地拒绝了。最后在法国巴黎购买了数套实验室仪器,孙元起才结束了在欧洲的“血拼之旅”。
从孙元起抵达英国伦敦开始,便有计划地扫荡各大书店、图书馆,举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农林、社会人文等的书籍,只要是出售的,全部购买,然后打包装箱,先行运送到法国马赛港口。书籍,在二十世纪初,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都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如此大批量的购买,费用自然不赀。好在孙元起手中握有一百万美元的支票,算得上财大气粗,自然不惧。
孙元起随手赏了他一块碎银子,打发他立马去给张元济报信。喜得那家伙立马又跪下磕了通响头:“谢老爷赏!恭祝老爷步步高升,早日封侯拜相!”
孙元起见普朗克时还有一丝紧张,要知道这位培养出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