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从此南飞有鹧鸪(1/5)
——由此也可见,第一架飞机出现在欧美,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聂帆拍拍脑袋:“好险!好险!幸好我跟了来,否则你十有八九被人下了蒙汗药、剁碎了做包子馅,你我兄弟再无相见之日了!”
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并没有让孙元起退缩,因为他知道,此时的落后,不意味着未来的落后;只有此时的退缩,才意味着未来的落后!
比如莱特兄弟的飞行成功,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与承认。这从消息出现在花边新闻中,就能窥知一二。并且很多人对其持有怀疑态度:你这飞行者1号与滑翔机有什么区别?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灵巧的热气球,完全满足人类遨游天空的欲望,你何必再弄那个笨重的大木头架子?
聂帆站起身,没好气地说:“我挨揍,那还不都是你张子兴的功劳!”
“我不是在娘的梳妆奁里留了字条么?”张泽宇大大咧咧地说,“大不了今晚到客栈,再写封书信回去呗。没准儿,老爷子眼前没了我捣蛋,还觉得耳目清净呢!”
“十字坡在山东!没文化,真可怕。”张泽宇摇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聂帆看着擦汗的张泽宇:“子兴,累了吧?要不我们回去吧!”
“那,我们一直朝东走干嘛?”
聂帆瞪大眼睛:“全是银子?张子兴,你不会把你娘梳妆奁里的积蓄全给偷了吧?”
孙元起听到后,大为欢喜:只要国家和公众不重视,他们每耽搁一年,我们就能多一年追赶的时间!
最麻烦的是发动机!
孙元起是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的,和这两门学科都不搭界,但绝对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
要说飞机是新出现的事物,本着孙元起的意思,研究所就是要发挥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山寨精神”,把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照片拿过来,仿制一架。然后在此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研究创新,并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保证不落伍的前提下,力争上游。
“谁没文化?”聂帆对张泽宇的说法也嗤之以鼻,“孙二娘是山东人吧?你别忘了,闯关东的大半都是山东的。没准儿孙二娘的后人就在东北哪个豁子、哪个屯开了家分店,专门等你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