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玉簟秋回梦欲阑(3/4)
是使用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器。虽然这种技术早在1897年就被德国人布朗发明,可是要应用到电视信号处理中,必须需要粒子加速器的研究经验,以便使得粒子的速度和偏转角度非常精确。何况还有其他无数的图像处理芯片呢?如果没有晶体管,依靠电子管来实现,一台电视机至少要半间屋子大小。这电视还怎么看?
不过从校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晶体管研究室工作的不满;从研究室同事的眼中,也能看出他们的焦虑。自从研究室建立以来,除了最初给了他们一点资料,自己再也没有过多的指导和关心。想到此处,孙元起不觉心生歉意。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主动把更多的精力倾向到了晶体管的研究中。
当然这种欢乐,并不是实验室的每一位同事都能拥有的,比如尝试研究晶体管的实验分室诸位就一片愁云惨淡:同时进入实验室,别人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而自己花费三年功夫、浪费无数金钱,还是一事无成。几乎隔壁的每一次欢呼,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无情否定。
这段日子,正赶上马萨诸塞州州长选举,报纸上连篇累牍都是各位参选人的施政纲领,不时再曝光一些参选人的丑闻,闹得不亦乐乎。孙元起看着看着,突然看到某人的竞选口号,那是用粗大的字体印成文章标题:有用的政府改善大家的生活!
孙元起很是尴尬。坐了片刻,莉莉丝从街上回来,又是一番亲热不提。
要说中国近代哪段时间最民主,绝对要首推北洋政府时期。中央政府的频繁更迭,使得中央地位空前下降,而以士绅集团和民族资本主义集团为核心的议员团体,开始自由议政。青年学子也不甘寂寞,隔三差五就去政府门前闹上一回,政府也多是忍气吞声。一批知识分子还有次走向了政治舞台。中国的老话:学而优则仕。如果自己从政,是不是能改变一些东西呢?
孙元起非常坚定地摇摇头:“不行,晶体管的研究还要继续。研究电视机的工作倒是不急,因为它涉及的主要部分,目前耶鲁大学正在研发。”
甫到波士顿,it的诸位同事便拿着各种测试报告围了上来,让孙元起再也没有时间思考别的问题。
至于惹祸包刘斌,则被分配到隔壁学习无线电广播的组装。孙元起说了:“回国的时候,我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