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天半吹箫引凤凰(7/8)
下的打工仔,对于计划书之类的东西接触非常多。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以前那会儿,是僧多粥少,教授、博士大打出手,为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挤破头。这角逐的战场之一,就是项目申请书。申请书哪一个不写得花团锦簇,吹得天花乱坠?恐怕牛顿、爱因斯坦见了,都要掩面而逃。虽然时隔数年,拿起笔杆,那种熟悉的感觉马上奔赴纸面,真是“才思如泉涌”。很快,一篇洋洋洒洒的计划书就新鲜出炉,交到了耶鲁大学校长办公室。
嗯,在人群后面还有一堆花枝招展的姑娘,围在那里窃窃私语,不时朝自己指指点点,或者捂着嘴巴轻笑,一幅小儿女态。见孙元起看过来,其中一个姑娘一边跳,一边兴奋地朝他挥手。哦,原来是罗西教授的女儿艾琳娜。只是自己被这些教授们包围着,不好过去见礼。孙元起展颜一笑,朝她们微微鞠躬,表示自己向她们问好。
孙元起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研究”钍射气、镭射气、锕射气,把它确定为一种元素周期表里面的新元素,作为元素实验室开张的贺礼。所以,在孙元起刚开始写计划书的时候,就鼓动耶鲁大学准备这些放射性元素以及实验器材。
孙元起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却不好说什么,只有满脸微笑、频频点头。
随后的几天里,除了参加那场热闹的新闻发布会,成为耶鲁大学的哲学博士、自然科学前沿讲座教授外,连研讨会已经中止了。孙元起躲在耶鲁大学新分配的公寓里,正在辛苦地撰写关于元素实验室的计划书。此外,他还要指导一些前期的实验准备工作。这是因为孙元起突然想起了一件趣事,觉得自已或许有改变历史的可能。那与元素实验室、原子物理学都密切相关的一种元素:氡。
为什么教授会的主席会出现在这个场所呢?这和耶鲁“教授治校”的管理特色有关。这一特色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建校初期,经过3代校长的努力,耶鲁逐渐形成了董事会不具体参与校务管理、而由教授会治校的法规。在当时的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
妮娜可不管,听到有巧克力吃,快乐得跳起来:“莉莉丝,我要吃gopa巧克力!”
因为时间已然比较晚了,罗西教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