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天半吹箫引凤凰(4/8)
这无疑是校方尽力想给学生们缓解点压力的结果。在3s——study(学习)、sleep(睡觉)、ciactivities(社会活动)中,一般的it学生只能做到两个,如果有谁三个都能做到那就是一个“超人”。it的学生必须拿满360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在繁重的学习中,学生们在“夹缝里求生存”。你会看到在跑步机上有人边跑边看,“24小时房间”有着看书、查资料和小憩的人,it的学生读起书来不管时间,睡起觉来也不管空间。学生入学后学习的刻苦程度也属罕见。但即便如此,it学生在入学后四年内的毕业率却是92(全美排第三名)。在美国东北部漫长的冬天里,在枯燥的校园中,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一些学生情绪陷入低潮,对学校也是爱恨交加。“我恨这个该死的地方”,据说这是it学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
一个大大的画饼,摆在了几位耶鲁掌权人的面前。现在,就看他们如何抉择了。
当然,孙元起并没有想到这些。才坐定没多久,一身学者气息的麦卡尔校长便直接步入主题,要知道,让这些美国人学会中国官场上的水磨工夫,难度绝不亚于教会母猪上树;甚至有可能母猪已经上树,他们还没学会。
听了这一句话,咬牙切齿的立马变成了莉莉丝。
“感谢学校的安排,我没有任何意见!”孙元起心想:如果不和你们合作,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一出啦?既然你们都已经说出来了,我还能有什么意见?
“是的。”薇拉点点头,“但他首先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纽曼教授权衡了一下:“那,如何合作呢?”
“啊?还有那么多未发现的元素?”教授会主席伊莱亚·纽曼教授有些色动。
麦卡尔校长似乎记起了什么事情,从抽屉里面拿出一封文件:“对了,扬克。自新闻见报以后,记者们知道你在耶鲁讲学,他们纷纷致电本校,希望能够对你进行采访。为此,学校想在明天上午组织一个新闻发布会,以满足记者的需求。会上,学校会公布建立元素实验室的新闻,同时,还会授予你哲学博士学位,颁发耶鲁大学教授聘书。您的意见呢?”
当天下午,孙元起在霍夫先生的陪同下,来到了校长办公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