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自诩首领的小湖氏(3/4)
虽然有些路会受被雨水和野草覆盖,可一辈辈族人们不停的走啊走,路就深深的印在族人的脑海里。
哪里能走,哪里绕路,哪来有危险,哪来可以找到食物,哪能找到喝的水,每个带队的人都很清楚,并言传身教的传给身边的下一代人。
第二天上午,队伍到达了目的地。
何宗判断,他们一天能走二十多里路,两天应该有五十里路。
这个时代太落后,后世开车半个小时的路,居然要走两天。这在后世真是难以想象。
据启熊说,比启氏还要远的氏族,要在路上走上三天。
何宗感叹,这时代的人,生活真是不易。
还没有进入小湖氏的村子,已经有人在村外守候。
接待的人是湖氏的湖苇,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每次都是他来接待启氏。和启氏的族长启轲、启熊都很熟悉。
启熊赠送给湖苇礼物,他带来的是羚羊角。
湖苇表示了感谢,带领大家进部落。
这时候,湖苇看到队伍里的何宗。何宗太显眼了,个子最高,皮肤白,头发很短,很特别。
族长启轲向他解释说,“这是新加入的族人,“河”。河很聪明,擅长制器,人也很好。”
湖苇对于启氏接受一个外人加入部族,感到很诧异。
这时代,新加入的族人,除了娶来的女人,就是抓来的奴隶。
启氏由于实在弱小,几乎没有奴隶的。
诧异归诧异,湖苇却不对启氏的事情指手画脚。既然是启氏的族人,那就一视同仁。
至于启轲族长说的,河很聪明,很会制器,他直接忽视了。这么个年轻人,所谓的制器好,最多是做的漂亮,好看些吧。
何宗随着族人一起,走进小湖氏部落,边走边看。
小湖氏部落建在湖边,远处就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远远望去都是水。
水边长有很高的水草,还有大片的芦苇荡。湖边停着很多艘小船,看样子是独木舟。
小湖氏比启氏大很多,村子占地是启氏的几倍。围墙也是木桩做的,有一人高。
湖氏的房屋和启氏没什么区别,只是屋顶的茅草多数是用了芦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