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节 黑洞(6/8)
,所有经过它的东西都受到了影响,质量小距离近的东西掉进了这个盆地,质量大距离远的东西行进轨迹受到影响或扭曲。
“一个实验。”亚利克斯回答,他的黑眼睛在水晶灯的光芒下愈发显得干净漂亮,然后强调般地重复:“一个大型实验。”
寂静在两者的身边营造出了一个排斥性的力场,忙碌着的工作人员本能地拉远了自己与那个区域之间的距离。
“哦……”女王陛下交叉起十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儿么?”亚利克斯不是个很热衷于权利与阴谋的孩子,但他一向都很守信,也很有责任感,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突然取消已经预订好的工作与出行任务——何况亚利克斯还预设了十二个小时的缓冲时间,也就是说,这次他自己也很难判断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这很罕见。
早在大型粒子碰撞机的设想提出之际,就有大批学者表示反对,他们认为碰撞固然能够解释并证实宇宙起源,但也有可能造成可以无限膨胀的微缩黑洞——众所周知,黑洞实质上就是一个体积趋向于无限小而质量趋向于无限大的天体,例如说,一个有着喜马拉雅山质量的微型黑洞。它将会轻而易举地穿过任何一个现有物质——由于黑洞的密度极高,它在普通物质中可以随意穿过而几乎不受阻碍,就如同石头在空气中穿行。所以,放置在行星上的微型黑洞立即垂直下沉到地心:到达地心的微型黑洞依赖惯性继续冲向对面的行星表面,然后又在重力作用下回到地心,再次冲向行星另一表面。这个过程看起来就像一个钟摆在往复不停的摆动,或者像一个发生了谐振的弹簧振子。而更为可怕的是:黑洞在行星内部穿行的过程中,它像一个吸血虫一样,用它那引力极大的吸积盘不停地吞噬掉附近的物质,直到将所寄居的行星吸食得精光。最后,消灭了行星的黑洞,也失去了运动原动力,停留在地心的位置,代替行星绕恒星公转起来(注释1)。
反驳者认为,只有碰撞的粒子总能量达到三分子一普朗克能量时才可能形成黑洞。普朗克能量是一个相当大的能量,大约是一个闪电所需要的能量,而现在的粒子碰撞机要达到这个程度还相差甚远,完全不必担心。
“黑洞。”亚利克斯平静地回答。
亚利克斯如约和女王陛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