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秩序·番外(十)如释重负的午后(可略过此章)(2/9)
他也有一个——“卡利”。卡尔从不喜欢这个称呼,听上去像个女人名,还温软得毫无棱角,不像她的本名——弗里德丽克——意为“和平的统治者”……这点似乎挺符合她的,毕竟霍尔格都一向都只愿意听她的话,非常敬爱他这个温婉持重的妻子,而埃里克这个讨厌鬼也几乎没忤逆过她。
与埃里克的“不拘小节”不同——无论谁随口喊他“埃瑞”,或者是给他起其他亲密昵称,他都能笑着应声——而卡尔,他就从没允许别人喊他卡利,除了弗里德丽克——这点算是他的底线,因为她是家人,是母亲,他从小听惯了,也就放弃了纠正……但别人不知深浅、还那么亲热地这样叫他?算了吧,那太恶心了。这不是亲昵,是冒犯,是假装了解的僭越。
他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偏爱那种粘腻的熟络方式,那些笑嘻嘻地把手伸进你边界里的人,非要贴上来,非要喊出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词。名字不是很好用吗?直接叫姓氏也足够得体。而虚假的温情,只会让人反胃。
“埃里克昨晚又在通宵写论文,”霍尔格停下刀叉。“德国的教育制度太落后了,还要靠他们年轻一代自我革新。”
又来了。卡尔眼皮都没抬,心里却一阵烦躁翻涌。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用词,注意到霍尔格用了“他们”而不是“你们”。一大早就来添堵,真好,连词语选择都能巧妙地把他排除在外。明明他和埃里克只差三岁,却仿佛他被从这代人中单独剔除出去、从不属于同一个“年轻一代”,宛如他不是那“值得被寄望的未来”之一。
他曾想过,这种对比会不会有一天突然消失——比如哪天埃里克死了?或者是,失踪了?这个念头从少年时期就在他心底短暂停留,像一只仓惶飞过的乌鸦,很快又被理性掐死——那样的结果不比现在好。
埃里克要是死了,霍尔格的脸色会比现在更阴郁,弗里德丽克恐怕会日夜痛哭。而他呢?——他将永远被活在记忆里的埃里克压着,被那个“天资聪颖、英年早逝”的弟弟榨干最后一丝存在感。死去的人会被理想化,会被纪念,被粉饰。他活着,却只能一辈子在阴影里喘息。
卡尔闷声将半块鸡蛋塞进口中,嚼得很慢。
“你昨天为什么动手打你弟弟?”
这个老家伙终于将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