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惊马(4/5)
成了粮食和布帛,一半秘密送给齐国公,一半囤积在两家人在城外的庄子和城内的地窖里。
萧祥生本来还有些不情愿,等德桢帝回銮的消息传来,大周各地的起义更是此起彼伏,萧祥生才点了头,带着人亲自送杜先诚和一大队保镖随从坐上大船,往出海口泉州城去了。他们会在那里登上海船,去往海西佛朗斯牙。
回到自己房里,尤倩娘耷拉下脸,对诸素素道:“收拾东西,咱们去寻别的客栈吧。”
齐国公的特使秘密离开了长安城。
※※※
他们比谁知道得都清楚。齐国公看重他们,是看重他们活着的时候能给他打天下卖命,一旦他们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可不认为齐国公有那个闲情逸致,照顾他们的家人一辈子。
齐国公齐伯世被身在高句丽亲征的德祯帝差遣,在大周四处征讨叛贼,却也是疲以奔命,打了东家,西家又冒起来。
车驾里面,坐着一个气度高华,蒙着面纱,肚腹隆起的妇人。她身边的一个护卫低声道:“夫人,外面的好像是长安城的盐商萧祥生。我们要不要向他求救?——后面的追兵已经很近了。”
这里的“良家子”,是借用的从汉代以来符合从军标准的阶层,指从军不在七科内者,或者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就是良家子。汉代以来,良家子算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特定阶层,他们拥有一定资产,遵循伦理纲常,从事正当职业。良家子也是国家选兵择将的重要来源。隋朝实行府兵制度,府兵是以良家子为主。商贩、赘婿、罪犯、乞丐等都不算良家子,通常不被军中接纳,即便被接纳,他们获得的军功和奖赏的机会也比好人家出身的良家子士兵少得多。
长安城有太子、皇后和国舅带着御林军驻扎,暂时还算平稳,但是看着长安城内外日益增多的灾民,杜先诚和萧祥生的心情都很沉重。
等到了灾年,就没有多余的粮食拿来赈灾。
诸素素知道了始末,也很无语,一边埋怨杜家小肚鸡肠,一边收拾了东西,和尤倩娘一起离开新丰客栈,去寻别的住处。
整个鱼米之乡,今年肯定颗粒无收了。
只好跟齐国公的特使虚与委蛇,说道要把家里的事情安置好了再说,并没有一口回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