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章 大师(2/3)
道酬勤,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马到成功等等。
有的也就是跟跟潮流,悬挂个自己喜欢的就行了,在乎的是书法内容。有文化的在乎的是谁写的,看后面落款,行内人士是最讲究的,大师级亲笔写的才是宝贝。批量拓印出来的感觉掉价,所以能得到真人亲笔题书的墨宝才是宝。
李林慢慢开始忙起来,学习,交流,出差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候竟然还人模狗样坐在前排,有时候还能当评委,职务也从市书法会员、副会长逐渐到了省书法协会副理事,成了一名业内人士口中的“李老”——注意,看仔细了,是李老,不是老李!“李大师”
这天李林和老刘坐在一起喝小酒,当李林把自己这段改变告诉老刘后,老刘高兴地和他连碰三杯,“大跌眼镜,李大师,恭喜了,”
“哈哈哈哈,”两人同笑碰杯。
“赐给俺点墨宝呗,李大师,”老刘忍住笑。
“小事一桩,不过——”李林停顿。
“不过什么,还给我装起来了?”老刘瞪眼。
“要润例”。李林说的一本正经
“润例?”是啥玩意?老刘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就是润笔”,李林解释。
“让你写个字,是给你面子,你还让我像个书童一样给你磨砚?”
老刘显然没明白润笔润例啥意思。
“给钱!”李林道:“非的让我说的这么粗俗,我现在是文化人了,让我讲究点行不行?”
“谁给谁钱?”老刘感觉李林在开玩笑。
“当然是你给我了,”李林解释。
“多少?”老刘耐着性子问。
“以尺定价。”
“我定你个大头鬼,我给你一巴掌,一下就是五块,”老刘想发火。
“哈哈哈哈,那是行规,对你无效。”李林洋洋得意。
“小人得志,成大师了你也不矜持点?老刘敲点他。
就这样两人调侃、胡吹,李林又回归了原来的秉性,这哥俩又像在大学一样互不服气,“猜宝、压手指,”玩起来,推杯换盏没少喝。
李林出去应酬的多了,也接触到了很多真正的大师,他有点外强中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