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汉王府(1/4)
李孝恭轻声一笑道,“贤侄何须如此客气,管理宗室之事是本王的职责所在。”
在唐一朝,李治最为幸运,贞观后期,李世民留已成为太子的李治在身边,为此大臣们在贞观十八年和贞观二十年两度上书,在奏章中说“父子不可以滞爱”要求皇帝放太子回东宫,最后双方妥协,太子李治十五日在东宫,十五日留在父皇身边。李恪现在已经贵为亲王,移居亲王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虽然,李世民没有特别下旨让他尽早搬出去,他不用如此着急,但他喜欢早点移居自己的汉王府。尤其,在昨晚的宴会上看到李承乾已经入主东宫后,他就更不想再在皇宫多呆。皇宫人多眼杂,有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有众多人的监督,这样不利于自己的行事。
李恪喝了一口茶,百无聊赖的坐着,身后的小宝子小心的站着。不多时就见一个身着王服,年近四十的男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刚才那个差役。李恪赶紧低声问小宝子来人是谁,小宝子回说是河间元王李孝恭,他的王叔,李恪不敢怠慢,忙起身相迎,上前施礼道,“李恪见过王叔。”
随即,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只是圣旨昨天刚下,今天王府还没有收拾妥当,你需等几日方能入住。”
李恪出了宗正寺,刚才来不及不想的疑问不请自来的浮上心头,李孝恭怎么会是宗正寺卿呢?历史上记载,在贞观初年,他历任礼部尚书之职,这次册立太子的朝会没有看到他,李恪还以为他领兵在外呢,没想到他就在长安,还是宗正寺主官。这让他对历史和现实是否相符而感到头疼,也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地步,究竟该不该相信历史?不知道该是按照历史按部就班的进行呢?还是,看准时机伺机而动。
然后对身后差役吩咐了几句,差役点头表示明白,躬身退了出去。
宗正寺为中央九寺五监之一,是管理皇帝宗族事务的直接机关。一般官员的升迁,皆由吏部考核出示公文,然后再由礼部负责官服府邸印绶等的配备。宗室作为皇帝的家族,属于一个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社会地位,因此对宗室的管理机关宗正寺都极少插手。李恪被封亲王,属于李氏皇族,吏部只是象征性的出下公文,其它的事都归宗正寺管。宗正寺一般设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卿掌叙宗派属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