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7/25)
文之名也,合五采丝为之绳,垂于延之前后各十二。’字下所从()盖即垂流之形。”
〔39〕乙丑:丁谦《干支表》:“距前二日,东征,至于长沙之山。” 海按:顾实作“八月初三日”,亦距前二日。
〔40〕长沙之山:山名,或为绵延漫长之沙丘。 洪颐煊云:“《山海经·西山经》云:长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 顾实云:“长沙之山当即今之沙山,在新疆哈喇沙尔之南。哈喇沙尔即焉耆。盖以其山东西相属而绵长,故古亦谓之长沙之山也。” 卫挺生云:“长沙之山当即巴尔库山之南麓,砂石嶙峋长数百里。其山岭东头尽处迤南,即今哈密县城所在。” 王贻樑案:“《西山经》‘长沙之山’郝懿行《笺疏》亦云与《穆传》此山相同,可参。”
〔41〕□隻:檀本填作“献玉百隻”。 小川琢治云:“想为出迎人所献品名、数量之脱简。由‘隻’字而推,当是玉石之类。” 顾实云:“‘隻’上缺文甚多,当系所献牛羊之类。” 海按:《穆传》中凡言“隻”者,多与玉石类有关,且为双(雙)之省文。故檀萃、小川说近是,译文且作“献玉石百双”。
〔42〕三苗氏之□处:“处”上阙文檀本填作“后”,陈逢衡认为是“所”字,小川琢治以为是“后”或“裔”字,赵俪生云:“很可能是‘裔’或其同义字。” 海按:此下郭璞注:“三苗,舜所窜于三危山者。”据此,译文且作“裔”。 三苗氏:古代部族名。《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正义》:“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尚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 钱伯泉云:“重氏祖先为三苗氏,三苗被尧流放于敦煌的三危山。” 王贻樑案:“此处虽有阙文,但大意可明,乃言重氏之先出于三苗氏。三苗窜于三危,古之一则传说。三危之地,古多以为在西北,而今人则渐趋于南方(如湖南、云南等)。而《穆传》所载,则与古说在甘肃相合。”
〔43〕黄木银采:疑为黄木彩绘镀银漆器。,音义未详。 檀萃云:“黄木银采,为璅,同藻。” 陈逢衡云:“‘黄木银采’,上疑脱‘赐’字。”“犹后文赐奴之‘银木采’也。黄木当是黄金之讹。盖‘黄金’一物,而‘银采’又一物也。” 翟云升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