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鸿章传》(2/12)
如说有的人被千万人赞扬,但诋毁他的人也不下千万个,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致,骂他的人也却把他贬到极致,他今日所受到的诋毁恰好可以抵消从前得到的赞誉,他所得到的赞誉也恰好可以补偿了,从前所受到的诋毁,你说像这样的一个人该怎么评价呢?
答案是他绝对是一个非凡的人,这个人是非常的奸雄呢,还是非常的豪杰咱们先不说,我们单从他所处的位置和层次,就一定不是普通的庸人的眼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普通庸人所能随口胡说的,只有理解我这句话意思的人,才可以看我这本李鸿章传,就是这一篇是什么意思呢,我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意思就是说很多人都在评论一个人评价一个人,有的人骂他有的人赞美他。
那么其实有些人又骂他又赞美他,对于很多我们平常的人来说,我们根本就没有资格,为什么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当时的一个状况,他的年代 他的环境 他的国情,以及他所处的位置,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他这样的体验,我们怎能说他对他有所评价呢,尤其是李鸿章这个人,那么李鸿章先跟大家说下大概的简述吧。
李鸿章是生于1823年2月15日,到1901年11月7日,享年78岁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忠堂又称李二先生,李傅相 李文忠,李鸿章为道光27年1847年的时候中了进士,早年随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因战功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着手办理洋务 创办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失败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被启用为两广总督。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为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参与“东南互保” 并北上谈判,次年与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不久就便病逝于北京 享年七十八岁,死后获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 谥号“文忠”,李鸿章是洋务运动主要的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 张之洞 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如果要说李鸿章这个人,其实我们还要细细的说写,刚才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我们要从哪几个版块说起呢
我们先从第一个板块说起那就是,从早年的一个经历开始说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