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风起云涌议战策(节1)(2/3)
“哎。。。都不让人好好休息,这又找来了”
孟金榜扶着手上的麻将,悲鸣一声
“娘。。。您不能这样耍赖的。。。您要放炮了。。。”
芸芸听到敲门声,欢呼一声,跳起来就跑去开门,门外站着一脸焦急的内侍窦神宝,他几乎等不及门完全打开,便急切的四处张望。目光掠过芸芸,最终落在屋内的佘太君身上。
赶忙绕过芸芸,冲了进来,躬身施礼,嘴上连珠炮似的
“太君,老太君啊,您快跟小人走吧,小人先跑到杨府,说您一早去了庄园,到了庄园,说您来了天波楼。。。这都火烧眉毛了。。。”
佘太君伸手拿过旁边的龙头拐杖,捧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才缓缓站起来,眉头微皱
“这么些日子,叫老身去了那么多次,议论了那么多,官家不是都决定了吗,还找老身过去干什么?”
窦神宝腰几乎要弯折到地,陪着笑脸,急促的说道
“老太君!小人带了车驾,官家吩咐,车驾直入垂拱殿,小人路上再跟您说,如何?这耽误太长时间,小人怕是性命不保”
佘太君低头思索,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十一月初,大宋已经得知辽朝要南下报复的消息,太宗皇帝已经命边境加强防御,其中李继隆为沧州都部署,杨重进为高阳关(保定高阳县)部署,刘廷让为瀛州(今河间市)兵马都部署,田重进为定州(保定定州市)都部署,整个河北的防御体系已经建立,至于山西那边,有杨业和张齐贤,再加上雁门关易守难攻。
总体看,问题不大,有问题的是太宗皇帝又当上了总指挥,前线没有统一的大帅。
那又有什么事情让太宗皇帝如此着急呢?
可惜一时想不起来后世关于这场战争的具体情况了,管那么多,至少宋朝亡不了。
佘太君放下所有心思,心情又愉悦起来
“好,这便走吧”
窦神宝心急如焚,恨不得伸手抓着佘太君就走,但是看到她一直在沉思,又不敢动。此时听到佘太君一句话,犹如天籁之音,顿时大喜,赶忙小跑着出了门,一连串叫唤
“快,让车驾准备好,走御街”
佘太君则施施然走向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